晚間,簡潔和媽媽一起坐在客廳的長沙發上面正看著印度電影《起跑線》。簡潔搖晃起腦袋,突然感慨萬千道:“教育資源的嚴重分配不公啊!”
“那你有解決之道嗎?”簡潔媽媽側身看向了女兒,平靜的問道。
簡潔不自覺的陷入到了和媽媽有關教育理念的爭論道:“沒有。不過,我覺得問題的關鍵點還是在於政府在教育資金上面的投入不足所導致。”
簡潔媽媽輕笑道:“我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也是這麼認為。後來,我改變了這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無論政府如何加大教育上面的投入,依舊會出現教育上面的兩極分化現象。不單單只是一個印度,英國,美國,德國等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我們中國,泰國,巴西......同樣如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不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即便是非洲的窮國,也會讓中上階層義無反顧的把孩子送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名校讀書。”
簡潔朝著媽媽也側轉了一下身子,頗有種分享精神道:“我們不應該把最優質的師資集中在名校裡面,而是應該平均分配到各校去。這樣一來,無論任何階層出身的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到好老師。”
簡潔媽媽“啪啪啪”衝著女兒的輕輕鼓掌,笑了笑道:“理念值得表揚,卻完全不切實際。”
“怎麼不切實際了?”簡潔不服氣的反問道。
簡潔媽媽慢條斯理道:“首先,你應該著眼於人。這個人,不但是老師,而且還有學生。其次,是人的慾望。最後,是人性。
我們先談第一個,老師也是人,同樣需要養家餬口,買車買房,旅遊度假等等,先行在滿足了作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繼而憑藉自身的這種一技之長,努力工作,好過上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沒錯吧!
問題就是在於老師隊伍當中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再者,任何一個單位裡面既有好好工作的人,也有混天過日子的人。有真才實學的人,也有能力不濟,走後門進來的關係戶。”
她有發言權,畢竟是在全國排名都算得上NO.1,京城著名小學之一,執教了好幾十年。自己也是快要臨近退休的年紀。
不過,學校方面的意思早已經明確的傳達給了她,返聘,而無非還是希望她教完這一屆之後,再任教一屆六年。
這教學經驗豐富的好老師可不好找。年輕老師短時間內暫時指望不上,畢竟是需要校方花時間去培養他們。
哪怕學校方面去挖他校的牆角,也不是那麼好挖的。何況更名校之間還在私下保持著默契,以及有著“核不擴散條約”,便是相互之間不挖各自的骨幹教師。
這要挖,都去其它學校挖。結果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哪個普通學校的優秀老師不願意去名校教書呢?
一方面是最直接的工資和待遇成倍提高,另一方面是共享學校這一塊金子招牌帶來的殊榮,就正如好企業的工人去相親,那都是會特意穿著工作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