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歷396年的一月二十日,梁國朝廷下旨冊封涪州蔣家的家主蔣順為威國公,並且把整個涪州以及鬱州的儒林郡、長澤郡,賞賜給威國公作為世襲封地。
隨後涪州蔣家掌控的天威軍、涪州廂軍和柔然騎兵,還有涪州蔣家花重金邀請來的鮮卑騎兵和契丹騎兵,便開始從京城府撤離。
在汝武縣外的平叛大軍營寨內,乾陽都護府大都督曹廷謹憤憤不平的說道:“這叫什麼事啊!
我們幾十萬將士血染疆場,結果朝廷卻冊封了蔣順為威國公,還把涪州和鬱州的兩個郡,賞給了蔣順作為世襲封地。
我們在這裡與叛軍奮戰了這麼久,又有何意義?幾十萬將士豈不是白死了!”
作為平叛大軍的主帥,天肅都護府的大都督馮庵,此時倒顯得很平靜,“皇倉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朝廷確實難以支撐下去,只能跟蔣家暫時求和。”
安豐都護府大都督劉襲這時沉聲對馮庵問道:“馮都督,朝廷準備怎麼獎賞這次來勤王的將士?”
馮庵有些苦澀的說道:“皇上之前召見我,表示如今國庫空虛,連我們六個都護府陣亡將士的撫卹金,都需要我們六個都護府自己想辦法。
至於什麼獎賞,大家就不用去想了。”
馮庵的這番話,讓其他五位都護府大都督的臉色,瞬間都變得非常難看。
懷德都護府大都督樊成忍不住怒聲說道:“朝廷如此做法,實在讓人心寒。
下次朝廷再有難,誰還願意來勤王?”
馮庵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已經決定,儘快率領天肅軍離開京城府。
我看各位也早點兒離開吧,免得遲則生變。
朝廷現在連撫卹金都不給,必然會讓許多將士不滿,別再惹出什麼事端來。”
在勤王的六支邊軍陸續離開京城府後,八萬鎮南軍和四萬濂州廂軍,也很快踏上了歸途。
鎮南都護府這次派來的二十萬軍隊,在跟叛軍的幾個月鏖戰中,折損了大約五萬人,還有三萬人則被編入了禁軍的靖武鎮和烈武鎮。
常遇春和張定邊這兩員“百級”猛將,更是被孫哲分別任命為了靖武鎮和烈武鎮的都統之職。
本來梁國朝廷還準備調禁軍的靖武鎮和烈武鎮,北上梅州,可惜梁國朝廷開出的條件,始終沒有讓掌控著這兩鎮兵權的孫哲滿意。
靖武鎮和烈武鎮,隨後便一直駐紮在了汝武縣境內。
隨著汝武縣的這場大戰落下了帷幕,梁國各方勢力的目光,便聚集到了鎮南都護府的身上。
鎮南軍在攻下了北晉國的歷陽城後,便拿著北晉國皇帝李貫簽署的投降命令,開始接管整個北晉國。
不過就在這時,南晉國突然派出了幾十萬大軍,攻入了北晉國與之相鄰的霸州和相州。
雖然南晉軍面對氣勢洶洶的鎮南軍,最終選擇退出了霸州和相州,但卻從霸州境內和相州境內,強行遷移走了大約四百萬人口,還搶奪了大量的財富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