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四個多月的鏖戰,梁國朝廷聚集在汝武縣周邊的平叛大軍,同樣也損失的非常慘重,陣亡人數甚至比叛軍那邊還要多出了幾萬人。
在汝武縣城外的禁軍靖武鎮營寨內,鎮南都護府副長史張良沉聲對孫哲說道:“侍郎大人,七旗衛那麼傳來確切情報,朝廷已經準備秘密派人與涪州蔣家進行接觸。”
張良是隨二十萬鎮南軍一起來到京城府的,鎮南都護府四位智謀值高達99點的謀士,這次只有張良自己隨軍來了京城。
孫哲有些感慨的說道:“聽說為了供給咱們這支平叛大軍,京城皇倉內的糧食已經消耗了三分之二,看來朝廷是有點兒撐不住了。”
“侍郎大人,此番戰事結束之後,不知您有何打算?”
“我準備繼續留在京城,靖武鎮和烈武鎮的兵權既然已被我掌控在手中,我便不會輕易放手。
何況有你們鎮南軍和鎮西軍在,恐怕就連皇帝老兒,應該也不敢太為難我。”
本來按照孫浩的意思,是希望孫哲夫婦能去翡翠城定居,只不過孫哲今年還不到五十歲,他不希望現在就去翡翠城養老。
對於孫哲準備繼續留在京城,張良早就預料到了,“侍郎大人,侯爺吩咐過了。
如果您留在京城,鎮南都護府和鎮西都護府,可以為侍郎大人提供一切支援,幫助侍郎大人把控住靖武鎮和烈武鎮的兵權。”
“麻煩張先生轉告我兒,讓他選一批忠誠之輩加入靖武鎮和烈武鎮,畢竟這兩鎮禁軍的兵權,將來終歸是要交給他的。”
“侍郎大人,這次前來勤王的鎮南軍中,就有很多對侯爺忠心不二的將士,如果侍郎大人需要的話,可以讓這些將士直接編入禁軍的靖武鎮和烈武鎮。”
“可以,最好能把常遇春、張定邊兩人調入靖武鎮和烈武鎮,擔任這兩鎮的都統之職。”
在皇宮的一座大殿內,左丞相魯增向皇帝陳遜彙報道:“蔣家那邊的態度非常強硬,必須把涪州和鬱州都劃歸為蔣家的世襲封地。”
皇帝陳遜惱怒的說道:“簡直豈有此理!
既然蔣家如此獅子大開口,那就繼續打下去,依靠皇倉內的存糧,至少還能供給汝武縣那邊上百萬大軍兩個月的時間。”
右丞相範子雍這時趕忙說道:“陛下,現在京城的糧價已經照比半年前翻了五倍,甚至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
一旦皇倉內的存糧也消耗一空,京城的糧價必定還會飆升,那麼餓死的人恐怕會數以十萬計,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
皇帝陳遜不甘的說道:“難道讓朕必須對蔣家的叛逆妥協?”
左丞相魯增隨即建議道:“陛下,鬱州境內共有五個郡,除了鑌武城李家控制的昭寧郡,朝廷可以拿出其中的兩個郡劃給蔣家作為世襲封地。
然後再把其餘的兩個郡交給鑌武城的李家,讓李家去跟蔣家爭奪鬱州,朝廷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鑌武城的李家,所掌控的鎮戎都護府經過擴軍之後,如今下轄六個衛,並且每個衛都是八旅制,整個鎮戎軍擁有二十四萬人,另外鎮戎都護府還掌控著昭寧郡境內的六萬鬱州廂軍。
雖然鑌武城的李家照比涪州蔣家,在實力上有不小的差距,但涪州蔣家想要吃掉鑌武城的李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皇帝陳遜皺著眉頭說道:“這不是一樣等於讓朝廷放棄了鬱州嗎?”
左丞相魯增繼續勸說道:“陛下,以朝廷目前的情況,想要剿滅涪州蔣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給涪州蔣家安排一個強敵,也可以讓朝廷休養生息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