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諸葛亮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東祿族的軍隊,特別是騎兵,戰鬥力據說極其強悍。
這次東祿族雖然只出動了正綠旗的八個‘固山’,但東祿族隨時可以增派更多的軍隊進入燕國。
陛下至少把御林軍第二鎮也帶上,才能讓臣等安心一些。”
其實孫浩御駕親征去救援燕國的最大底氣,來自於“悍將轉換器”中剩餘的兩億點轉換值。
如果需要的話,孫浩隨時可以用兩億點轉換值,兌換出來二十萬大雪龍騎。
不過考慮到臣子們的擔心,孫浩最終同意率領御林軍的兩個鎮去救援燕國。
御林軍的第一鎮和第二鎮,都各自擁有十五萬大雪龍騎和五萬陌刀手,為了提升行軍的速度,兩個鎮的三十萬大雪龍騎都額外配了一匹戰馬,用來攜帶糧草。
兩個鎮的十萬陌刀手,更是每個人配了三匹戰馬,其中一匹用來騎乘,一匹用來攜帶糧草,還有一匹用來馱著陌刀手的武器和鎧甲。
孫浩率領四十萬大軍進入燕國之時,東祿族正綠旗的軍隊,已經包圍了燕國的都城康安城。
在康安城外,東祿族軍隊的營寨內,正綠旗第一固山的固山額真鄂博,向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彙報道:“十二阿哥,漢軍已經進入了燕國境內。
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漢軍的兵力大約在四十萬左右,是由漢國的皇帝親自率領的,其中三十萬為具裝甲騎,另外十萬是重步兵。
不過這四十萬軍隊,都來自漢軍最精銳的御林軍,戰鬥力非比尋常。”
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是東祿族現任大汗穆哈連的兒子,排行第十二,所以被鄂博稱為十二阿哥。
阿哥,在東祿族的語言中,就相當於是王子的意思。
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一聽,不由露出了興奮之色,“沒有想到這次還釣過來了一條大魚,要知道能活捉漢國的皇帝,想必父汗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鄂博隨即問道:“旗主,鑲綠旗的兵馬什麼時候能趕過來?
以咱們八個‘固山’的兵力,對付四十萬漢軍精銳,恐怕有些難度,何況漢軍那邊,還有燕軍助陣。”
博爾晉微微一笑,“放心,我已經為漢國的那位皇帝,準備了足夠豐盛的大餐。
除了託格率領的鑲綠旗十三個‘固山’之外,我還調集了咱們正綠旗的其他七個‘固山’。”
託格是鑲綠旗的旗主,是博爾晉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在大汗穆哈連眾多的兒子當中,排行第十七。
兩兄弟的母親,原本是大汗穆哈連最寵愛的妃子,不過十幾年前卻因病去世了。
但大汗穆哈連卻愛屋及烏,對博爾晉和託格兩兄弟非常疼愛,並且在他們兩人長大後,新建了正綠旗和鑲綠旗,並且任命兩兄弟各擔任一旗的旗主。
在此之前,東祿族的軍隊只有十個旗。
鄂博聽到不但鑲綠旗的十三個“固山”支援了過來,博爾晉又調了正綠旗的七個“固山”,不由興奮的說道:“這樣的話,我們正綠旗和鑲綠旗加起來,總兵力已經超過了百萬,足以擊敗四十萬漢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