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為了保住八十萬郝家軍的兵權,郝家多年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藩鎮之勢。
而今天郝東佑之所以願意跟賈詡見面,其實已經有了歸降漢國之意,畢竟郝家是漢族人,對漢國比滕國更有認同感。
賈詡離開之後,郝東佑的長子郝子俊,急匆匆的走進了房間,“父親,怎麼樣?”
郝東佑嘆了一口氣說道:“已經談妥了,咱們郝家很快便可以認祖歸宗。”
大漢歷197年的十一月初,漢軍從三個方向上,攻入了滕國的宜州。
讓滕國皇帝姚寅憤怒不已的是,被他寄以厚望的郝東佑,竟然率領八十萬郝家軍以及其他一百三十多萬滕國軍隊,不戰而降。
結果漢軍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攻佔了整個宜州。
在郝東佑投降之後,宜州境內的其他滕國軍隊,面對漢軍幾乎是望風而降,讓漢軍攻佔整個宜州的過程中,付出的損失可謂是微乎其微。
由於戰事異常順利,在“悍將轉換器”中儲備的七億點轉換值,孫浩甚至沒有機會去動用,看到兵不血刃的便攻佔了宜州,孫浩便準備啟程先返回安陽城。
不過在返回安陽城之前,孫浩與隨軍的兵部尚書劉伯溫商議後,決定再次對漢軍的編制進行一番調整。
御林軍將由八個衛,擴編為八個鎮,每個鎮下轄四個衛,每個衛的編制為五萬人。
其中御林軍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各擁有十五萬大雪龍騎和五萬陌刀手。
御林軍第五鎮、第六鎮、第七鎮、第八鎮,各擁有五萬大雪龍騎、五萬虎賁騎、五萬白袍騎、五萬白袍兵。
御林軍第一鎮大都督樊噲,副大都督夏魯奇、高寵。
御林軍第二鎮大都督雄闊海,副大都督裴元慶、陸文龍。
御林軍第三鎮大都督羅成,副大都督楊大眼、岳雲。
御林軍第四鎮大都督楊再興,副大都督王彥章、楊繼周。
御林軍第五鎮大都督蕭摩訶,副大都督伍雲召、曹寧。
御林軍第六鎮大都督楊林,副大都督伍天錫、付天亮。
御林軍第七鎮大都督高思繼,副大都督李廣、迪雷。
御林軍第八鎮大都督常遇春,副大都督張定邊、何元慶。
作為漢軍中最為精銳的御林軍,其都督和副都督,全部由“百級”猛將擔任。
禁軍將有原來的二十四個鎮,擴編為三十六個鎮,每鎮禁軍下轄四個衛,每衛編制則跟御林軍一樣,也增加為五萬人。
禁軍的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第五鎮、第六鎮,各擁有十萬大雪龍騎、五萬虎賁騎和五萬白袍騎。
第一鎮大都督李存孝,副大都督新文禮、左天成。
第二鎮大都督冉閔,副大都督王伯當、程咬金。
第三鎮大都督劉裕,副大都督華雄、潘璋。
第四鎮大都督蘇定方,副大都督廖化、董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