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反應過來的人是朱彥霖,因為他是在場唯一一位見識過陳天弘急智的人,他到沒有太過於震驚。
以朱彥霖的承受能力,這篇還不至於讓他失色。
“哈哈,有意思,地球上最後一個人,敲門聲....這個懸念留的好啊!科幻要的就是無盡的幻想空間,不錯,非常不錯!”
朱彥霖心情大好,一來他真覺得《最後一個人》寫的不錯,二來此篇一出,也就代表著這次的比試贏了。
要知道十七個英語單詞,二十五個漢字,這完全可以說是最短的科幻了,他可不信德萊頓的學生能寫出一篇超過的。
與朱彥霖相比,德萊頓的心情那可就是五味俱全了,他終於相信朱彥霖所言非虛,或許去年的那篇根本沒有用兩分鐘....
德萊頓看了看陳天弘,又看了看自己的學生,非常不甘心,他很想從《最後一個人》中找出瑕疵,找出不符合題目要求的證據。
奈何怎麼找怎麼感覺合適,甚至在最後半句留的懸念上,他都要忍不住道一聲“od!”了。
首先人物是有的,地球最後一個人嘛!
故事情節:一個人坐著,聽到了敲門聲!
故事背景環境,在地球的某一個房間裡!
懸念:傳來了敲門聲.....
滿足了這幾點,就足以稱作是一部合格的科幻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倒還沒啥,除了字數意外,評價一篇的好壞還是要看精彩與否的嘛!
奈何這篇仔細讀來,裡面潛藏的內容更是懸念重重....
比如前半句,地球上只剩下一個人,為什麼?
其他人都去哪裡了?都死了還是都移民外星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才造成了這一切?
而後半句亦是如此,既然地球上只剩下這個人自己了,那麼他為什麼會聽到敲門聲?
敲門的是誰?人類?動物?外星人?還是未知的恐怖的東西?或者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然而你以為這一句說完懸念就結束了嗎?
不....故事才剛剛開始!
這個人會去開門嗎?
開門之後會發生什麼?
會不會開門之後地球上連最後一個人都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