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弘說話的聲音並不高,也僅僅只說了一句話而已,卻讓全場都鴉雀無聲....
當然這個全場是指的己方人員,德萊頓他們還是有點小迷糊。
他們聽得懂漢語歸聽的懂,但還是需要點時間去消化的,畢竟是,不是對話交流。
比如他們看《流浪地球》的時候看的就很吃力,耗費的時間是朱彥霖他們兩倍都不止。
而且有些語句段落也理解的有誤差,這也是他們不太看好《流浪地球》的原因之一。
畢竟有時候一本的好壞,傳到國外的話,看的不是原作質量,是翻譯的如何。
陳天弘用漢語說了一遍後,緊接著轉臉看向了查爾斯的方向,在看到他眼神有點小迷茫,臉上沒有什麼震驚之色後。
陳天弘嘴角一抽,不對啊!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啊!
於是他沉思了一秒鐘,對著查爾斯還是德萊頓一行人,繼續開口說。
這次說出的話卻是英文單詞了。
&na alone in&n. There was a kno the door....“
英文單詞總計十七個,比漢語還要少。
在陳天弘說完最後一個單詞的時候,無論是查爾斯,還是德萊頓,或者交流訪問團的其他人員,臉上終於浮現了震驚之色。
看到查爾斯他們的神色變化,陳天弘終於露出了滿意笑容,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剛剛他拒絕使用紙筆,還有不等時間,直接開口說出來就是為了震撼住查爾斯他們。
你們不是傲嬌嘛!你們不是要比試嘛!
你們不是不相信我用兩分鐘嘛!
不好意思,其實我真的不用兩分鐘,一分鐘就夠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顧什麼社交禮儀了,也不會給你們留什麼面子!
如果是正常的文學交流比賽,即便陳天弘第一時間想到了這篇科幻,但肯定不會立馬說出來。
會暫時等待一會再說,要顧著社交禮儀,而且也要顧著卓成生他們。
畢竟一分鐘就直接想出來一篇,是有點太過於誇張....太過於變態了。
就算是短篇,可這篇比上次說的那篇知名度高多了,並且是沒有任何取巧的,無論從那個角度去評價,都是上佳的科幻。
這篇科幻的名稱叫做《最後一個人》,是前世西方著名科幻家弗裡蒂克·布朗所寫的。
曾在前世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即便也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見,但仍舊不足以否認該作品的經典,特別是在西方國家,更是被無數科幻迷所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