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箋秋跟隨領路的小沙彌在寺中後院拐彎抹角的走,不久之後,才來到了一座普通的房屋前。
這座房屋,與寺裡所有的仿古建築並無什麼區別,無非也就是刷著朱漆的木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寫著“藏經閣”三個金字的牌匾而已。
這裡可以說,就是靈巖寺的經書收藏地,除了不準外人進入,屬於靈巖寺重地之外,其實並無多大的神秘感,裡面收藏的,也都是各種佛文經書,而並無什麼武功秘籍之類的。
不過,除了一些新印的之外,倒也有一些不常見的,甚至無名的經書。
她雖然不想當比丘尼,但本身佛性的吸引下,這些無名經書,對她的吸引力十分強烈,每次來,都是看的津津有味,物我兩忘,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但好在,雖然有些廢寢忘食,但寺裡每天都會敲鐘計時,一般是半小時敲一次,鐘聲雖然不如梵鍾大,但也足以讓身處寺中的所有僧人都聽到,只要記住敲了多少次,自然也就能知道現在時間是幾點。
到時候,不管再怎麼不捨,她都會放下經書,離開藏經閣。
這也算是擺脫了一種唸吧?
領著宋箋秋到了藏經閣門口之後,小沙彌再次行禮離開。
她回禮之後,便推開了門,走了進去。
藏經閣裡很乾淨,一排排的書架上,陳列著一本本經書。
靈巖寺雖然主體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周圍的房屋建築,都是隨著年代不斷擴張而來的,尤其又經過動亂的十年,這裡的書籍,也多是直接販賣的新書,有的翻看過,也有的還是嶄新的模樣。
除此之外,還有寺裡和尚動手抄寫的副本,有用毛筆字的,也有鋼筆字甚至圓珠筆寫的,字跡風格也是千變萬化,各不相同,透過封面的手寫字,一眼就能從一堆印刷體中分辨出來。
宋箋秋翻看經書的話,一般就會找這種抄寫本看,因為她看的不僅僅是經文,更是在欣賞抄寫者的字。
對於她來說,也算是一種學習。
重新找到昨天看過的那本書,宋箋秋將它從書架上取了下來,然後來到閱讀室,在長條板凳下坐下後,開啟LED檯燈,便認真的看了起來。
她一邊看,一邊在心中默唸,如此看完一本之後,她即便是合上書,也能完全將書中的內容回憶起來,那感覺,就像是銘刻在腦海中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陸陸續續的,也會有寺裡的僧人進來看書,大家都是開著桌面上各人的檯燈觀看,都十分的安靜,不會出聲打擾。
在這樣一群穿著僧衣,剔著光頭的和尚之中,留著披肩烏黑長髮的宋箋秋,在其中顯得尤為惹眼。
不過,在瞭解到,這個女孩就是流傳在界中佛門的佛女之後,過了最初的驚奇,眾僧人也就漸漸的習慣了她的存在,沒有人會無禮的一直盯著她打量。
在專注之下,時間過的尤為迅速,悄然之間,便已經是幾個小時過去。
當鐘聲響起時,宋箋秋回過神來,瞧了眼手機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半。
現在是夏天,晝長夜短,天色即便是到七點多,也依然是白亮亮的,五點半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