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落下,就像是敲擊著鼓面一般,激盪著著空氣,震動著地面的塵土碎石。
隨著他越往上走,受到影響的範圍就越大,較近的一些建築,甚至都能聽到有咯吱聲響起,屋頂一塊邊緣的瓦片,似乎是承受不住這種震動,掉落下來,砸在地上成了碎片。
還有一些靠的較近的僧人,受到影響後,也感覺自己胸口難受,一股氣鬱結在胸口,不上不下,幾欲讓人無法呼吸。
站在屋外,靈巖寺的主持方丈淨石,也在看著年輕男子上山,見此情景,不由得搖頭,心底嘆息。
對他來說,他是有些不喜這位能夠代表現今整個佛門的佛阿子,因為在很多時候,他都感覺這位佛阿子在行事方面的做法,有些太過張揚。
要知道,上一次這位佛阿子來靈巖寺,也不過是五年前而已,那時候的佛阿子,比現在更年輕,才剛剛二十出頭,而現在,已經年滿二十五歲的他,在行事風格上,卻並沒有令淨石感覺到有什麼進步之處。
不過,這種行事風格終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撇開來看的話,現任佛阿子依然是佛門之中,年輕一輩裡最為出眾,有望獲得正果之人,擔當得起佛阿子這個名號,這也是淨石糾結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流逝,佛阿子越上越高,震動影響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在即將接近古寺門前時,幾乎可以察覺到,整座靈巖山靈巖寺,似乎都在隨著他腳下的韻動,而微微顫動。
以個人之力,如何撼動一座大山?這其實不過是佛阿子藉助靈岩石韻的力量,稍加利用,而造成的如此效果。
在五年前,佛阿子就已經使用過一次這樣的方法了,只是那次,他修為不夠,到了古寺門前之時,不僅功虧一簣,甚至還差點反受石韻的韻動影響。
而現在,五年過去了,佛阿子比五年前更為強大,如果按照現在的情勢來看,他應該是能夠在這種韻動之下,來到古寺門前的,這也就相當於他成功了。
然而,成功了,又能如何?如果能夠這麼輕易的令石韻破石而出,這靈巖也就不會一直供奉在古寺之中幾百年,而一直沒有被人獲得了。
幾百年來,世間奇人異士何其之多,出眾之人更是如過江之鯽,又何弱於佛阿子?
淨石一直覺得,想要獲得石韻,靠蠻力,是不可能成功的,還是得用智慧才成。
然而,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淨石是覺得蠻力不成,但在佛阿子那,或許就覺得蠻力也是能夠有作用的吧?
佛阿子越上越高,最終站在了古寺門前,然後落下了最後一步。
彷彿一錘定音一般,這一步落下去,整座山似乎為之一振,從山頂蔓延到山下,驚起了一陣飛鳥,四散而逃。
望著古寺之中,依然穩坐如磐的靈巖,原本一直面帶微笑的年輕男子,終於微微蹙起了眉頭,輕輕的嘆了口氣。
雖然他成功激發了石韻的韻動,並利用此激發大地,再借大地的力量來攻擊靈巖,想要令石韻破石而出,可現在,偌大的岩石上別說縫隙了,便是連上面日積月累的灰塵都沒有掉落一絲,足以說明,他的做法不對。
亦說明,他再次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