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入夏,晝長夜短,清晨五點多,天空就已經是一片明亮。
在這個時間點,城市的街道上行人稀少,車輛罕見,只有掃地的環衛工人,已經早早的在街道上清理著衛生,打掃著樹葉。
也就在這時,居住在靈巖寺周邊附近的村鎮,聽到了一陣悠揚洪亮的鐘聲,令聽聞之人驚訝不已。
靈巖寺是建有梵鐘樓的,但很少敲響,一般只有重大的節日,或者有什麼貴客來臨,才會敲響這鐘。
而根據客人的重要程度,所敲鐘數,也是不相同的。
不管在佛門,還是道家之中,九都為極數,九九歸一,一般只有其它寺廟裡來的主持或者方丈,才能享受九聲恭迎的規格。
但現在,靈巖山上的靈巖寺,卻敲了九下鐘聲,說明靈巖寺今天來了一位貴客。
…………
靈巖山頂,靈巖寺外,一名穿著輕薄素色綢衣綢褲的年輕男子,左手持著一串佛珠,右手背於身後,腳下穿著白底黑布的布鞋,正站立在門外廣場的香樟樹下。
這男子抬頭望著寺門上懸掛的牌匾,‘靈巖寺’三個灑金大字龍飛鳳舞,雖然沒有留下印章和名稱,卻也依然能夠讓人看出,這三個字在筆法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便是比較曾經逝去的,或者目前現存的書法名家,也是絲毫不弱。
男子望著牌匾久久不語,似乎是在欣賞著這三個字中蘊含的味道。
他留著短髮,劍眉星目,嘴角掛著一絲微笑,英俊瀟灑,身上氣質獨特,看一眼,就給人一種平心靜氣,安定祥和的感覺,即便有再大的火氣,看到他,似乎都能迅速熄滅怒火,變得安靜下來。
他就這樣站在寺門之外,聽著一陣陣鐘聲波紋從空中橫掃而過,直等達到極九之數之後,這才邁動了腳步,朝著寺門走去。
剛剛站定之時,周圍一片安詳,似乎連風在他周圍,都變得安定起來,不再攪動。
而現在,他一動起來,周圍空氣依然安定,只是他的腳步不快不慢,不長不短,像是帶著某種韻動一般,腳下輕輕的落下,卻令周圍地面的落葉,周邊無處不在的空氣,都隨著這種韻動,開始跳躍。
他走起路來,似慢實快,站在寺門兩側恭迎的倆名中年僧人才剛剛雙手合十低頭,人就已經不在了眼前,進了寺廟之中。
等再一抬頭,四下疑惑搜尋人影之時,卻見對方早已上了第三層了。
靈巖寺雖然沒有很高的樓,但因為是以山頂古寺為中心,挖出梯田一般的平臺搭建起來的,所以就有了一層一層的層級。
為了方便稱呼定位,寺裡的和尚便按照層級來稱呼。
以寺門外的廣場為起點,到最中心的古寺門前,共分為九層,恰好應了極九之數。
年輕男子以眨眼的速度,迅速上到了三層,隨後,腳下不停,依然一步一步,不快不慢的邁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