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他這麼一說,他瞬間就明白了,按照他的說法為什麼自己如果辦假證還能進入觀瀾書院了。
“原來如此,畢竟我不會去科舉,所以就算是假身份也無所謂了。”
“是啊,反正我是不相信你這種人回去老老實實參加科舉。”
“而且,根據我的猜測,觀瀾書院的創始人,一開始就已經意料到這樣的情況的發生了。”
“哦?那是什麼意思?”這秦梓是真的不懂了,甚至是一點猜想都沒有,他的思維有的時候還是會受到自己山上生活的影響,難以跟得上凡間之人。
“觀瀾書院的宗旨,應該是有教無類嘛。如果說是那些身份不明的人想要透過書院科舉做官,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只是想要求學讀書的話,書院卻可以大度准許,這恐怕也是書院入門,只看才學不問出處的原因了。”
事實上,觀瀾書院的入門規則可不僅如此,比如說那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平時讀書都要有書童,但是觀瀾書院卻是絕對不允許書童的存在,不是說不允許進入,甚至是都不允許存在,就是說那些公子哥平時讓書童住在書院之外都不行。
並且,書院的學生必須住在書院,學院並非不允許學子出門,甚至是學院休沐之時,就算你徹夜不歸也不會管。
但是學習期間,卻是要求所有人必須是住在書院中的。
書院免費為所有人提供住宿,要求這些學子必須住在一起。
這樣的要求主要是針對那些富家子弟,當然,這已經非常寬鬆了。
畢竟,其實某種程度上,這些學子不僅是要寒窗苦讀,還必須養望。
沒有名望的人,在科舉後面的公開身份之時,天生容易處於劣勢。
而且,一般名望越高的學子,也更容易拜到更好的老師。
雖然說這些東西本質上是靠書院主持的考試的,但是老師也是想要名望的,還有什麼比一個名望很高的老師收了一個名望很高的弟子更令人矚目的呢?
處於這方面的考慮,書院對於學子的態度,從一開始的非常嚴格,到現在已經很寬鬆了,不會影響他們外出聚會養望。
對於這種程度的教學方式,秦梓只能表示不明覺厲,畢竟這也不是他的專長。
甚至,如果不用外掛的話,他現在對於能不能考進去還是有點沒底的。
畢竟這些東西,他都是靠自學的,沒有什麼老師教導。
順帶一提,此方世界,卻是沒有類似於儒聖這樣的能夠一己之力奠定儒學基調的人存在的。
甚至因為近些年諸子百家思想的陸續完善,學院考試內容早就不侷限於儒學了。
所以,秦梓雖然沒有名師教導,但是他本身閱歷極廣,那些有名的名著基本都看過,並且這邊也不會那樣只考幾本書的內容,所以秦梓其實也沒那麼吃虧。
甚至因為他本身才思敏捷,反而還是很有優勢的。
事實上,書院出的試題,基本都沒有侷限於哪一本書,如果看過原書自然好,說明考生閱歷廣,即使是沒看過,如果思維足夠敏捷,還是能夠答出來的。
這點就和我們這邊的考試差距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