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而近妖!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官員而言,他們已經站在天下的上層,他們更喜歡穩定,最不希望看見的其實也是社稷動盪乃至王朝覆滅。
烈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乃是正統的道德底線,一旦王朝覆滅,那麼對於滿天下的官員而言就要面臨一個艱難抉擇。
是追隨王朝殉節還是做貳臣,如馮道那種事四朝十一位君王的大儒,雖然其自身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地方,但是依舊被宋明兩代的大儒給罵成了狗,儒家絕大多數官員哪怕自己做不到,可依舊感慨崖山海戰之後十萬軍民殉大宋的氣魄。
儒家之所以不喜歡變革的本質就在於改革之後的不確定性,改好了也就算了,可要是改歪了呢?
誰能承擔後果,誰願意承擔後果!
但是現在皇帝弄出了這麼一個議會制度,似乎真能解決掉這個弊端!
當然這議會到底會將大明這艘已然煥發勃勃生機的鉅艦帶往何方,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皇帝確實被分了權,皇帝這是把他本身可以一言可決的事交給了議會去討論,最後自己只是把控的最終決定權罷了。
由此可見,皇帝確實是分了權,也確實沒有什麼私心,完完全全就是為了大明的社稷能夠走向強盛!
但是楊一清卻沒覺得內閣的權被分去了多少,因為內閣的閣臣乃是議會的議長和副議長,想來是擁有決定權的。
這其實和廷推似乎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規模比廷推大多了罷了。
“這議會每一項決議可以採取投票的方式,每一位議員擁有一票的投票權,副議長擁有三票的投票權,議長擁有五票以及一票否決權!”
楊一清不解道:“敢問陛下何為一票否決權?”
朱厚煒笑道:“沒什麼複雜的,議會拿出一項提案,在議會上進行討論,討論到最後開始投票,最終多數勝於少數,可若是議長覺得這項提案不行,那麼在最終決議的時候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當議長動用一票否決的時候,那麼就算整個議會都投了贊成票,這項決議也不能透過,議會成員若是覺得不服,可以讓朕來仲裁!”
楊一清明白了……
這議會確實是削弱了內閣的權力,至少是讓除了首輔以外的閣臣權力被削弱了很多,但是對於首輔也就是議長而言,這權利非但沒有削弱,反而應該是增強了才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