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徵服者> 第兩百九十七章 人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九十七章 人性 (2 / 2)

“儒家治理天下兩千年,王朝興盛與衰落,崛起與敗亡,儒家卻一直穩居廟堂之高,此儼然已說明儒家卻有可取之去,否則古之明君、大帝為何不棄之?

陛下也說了,興雜學是為格物,而讀書人想要入官場走仕途,依舊只能科舉出仕,那麼儒家讀書人就沒有理由反對陛下興雜學!”

朱厚煒很想給楊慎點一個大大的贊!

只是可惜楊慎並不知道他興雜學的終極目的就是要和儒家分庭抗禮,就算不能徹底取代,也絕不讓儒家讀書人在朝堂上一家獨大。

到了朱厚煒圖窮匕見的時候,當皇帝又一次失信的時候,不知道楊慎會如何想,會不會讓歷史重演,喊出那一句仗義死節,就在今日!

楊慎是純正的儒家讀書人,不是那種死讀書,讀死書,最後把腦袋讀壞掉了,才堪堪考中功名的讀書人,他能成為狀元,就已經證明了其才智遠不是一般人可比。

身為名教子弟,楊慎天然是站在儒家一邊的,這一點朱厚煒自己也相信他絕對動搖不了楊慎的意志。

那麼真到了那一天,這位大才子唯一的結局恐怕就只能是被遠遠的打發出去,遠離政治中心,鬱郁不得志,終了一生。

朱厚煒不覺得那些呆板,思維僵化的腐儒有什麼值得可惜的,但是他覺得楊慎這樣的才子最終要是因為道統之爭而黯然退場,那確實很可惜。

難道這些才子就真的不知道儒學已經變了味了嗎?

在朱厚煒眼裡,當前的儒學還不如干脆直接說是理學算了。

唐宋文風開放,名家層出不窮,文壇一直處於百花爭豔的盛世華年,然而自打朱熹為理學發揚光大,為四書五經作註解之後,文人的思想就開始被慢慢禁錮……

到了大明,科舉成了八股文的天下,考的內容還必須是朱熹註解過的四書五經,如此一來,一道道束縛的枷鎖就徹徹底底捆在了滿天下的讀書人身上,思想也變的越來越僵化。

捆縛的還不只是讀書人,婦人甚至孩童皆是如此,諸如七齡男女不同席,親兄妹也不行,也就是說男女大防從孩童時代就已經開始。

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富貴人家的女子還以纏小腳為美等等,可見理學流毒之深!

朱厚煒之所以不喜歡儒學,或者說不喜歡披著儒學外衣的理學,多少還是受到後世的影響,覺得被禁錮了思想的讀書人才是讓華夏文明漸漸落後於西方文明的罪魁禍首。

至於通古斯野人入主華夏,那不是讓文明落後,而是開了歷史文明的倒車!

楊慎這一類的才俊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也從來沒有想過想要去改變什麼。

或許他們自己本身就覺得自己是這種體制的獲益者,自然也不想去改變。

朱厚煒甩開亂七八糟的思緒,看向楊慎說道:“朕打算讓你出任燕京大學校長……祭酒……”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