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斷尾戰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斷尾戰術” (2 / 2)

一架“風暴”就算內建揹包裡裝滿了斬艦刀,滿打滿算也就能擊沉5艘戰艦。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這架“風暴”的威脅自然而然地就會隨著斬艦刀的耗盡而降低。這種想法雖然消極,但無疑是面對“風暴”時的一種非常現實的戰術。

在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指揮部參謀室所制定的各種針對性戰術中就有這麼一說,而且美名其曰“斷尾戰術”。意思就是學習壁虎斷尾的精神,保住自身的絕大部分實力。

事實上“斷尾戰術”對於uac人來說就是在歷次與“風暴”的對抗中,經歷過血與淚的教訓之後,被迫做出的最無奈的選擇。

說多了都是淚……

於是當3號機突破了機動陣列之後,儘管已經要求遠端型ms調轉炮口,但是三位艦隊司令已經做好了隨時棄艦出逃的準備。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要犧牲三艘旗艦,甚至再加上兩艘候補旗艦的打算。

三支一線艦隊共計擁有150艘戰艦,這樣的損失對於一場大會戰來說,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只是臉面上不太好看,因為損失的都是旗艦。

但是如果被兩架“風暴”靠近,人將會損失的絕不僅僅是10艘戰艦,而是整個指揮體系!

在太空戰爭中,相鄰的兩艘戰艦動輒相距500或者1000公里,艦隊指揮系統棄艦逃亡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艦隊司令和他的副官、參謀以及各部門主官加一起多達二三十人,一旦分別搭乘逃生艙彈射,要想被一艘戰艦統一回收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這就意味著艦隊指揮體系被打散,意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艦隊的指揮會非常的不順暢。

甚至又不少人會因為戰艦的殉爆、流彈的誤傷而在逃生過程中陣亡,直接導致指揮力量變得更加不足。

在一場戰役裡,這樣的事情經歷一次已經是傷筋動骨的事情,如果一而再地經歷,會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

可以想象,當“風暴”3號機衝上來幹掉3艘旗艦之後,三支艦隊的指揮體系至少要亂個10分鐘,然後5號機再來一波,再亂個10分鐘。

這就不是“斷尾戰術”了好嗎,這是作死!

新亞洲太空軍第5艦隊的杜特爾特中將雖然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但是這麼肥美的一群兔子就這麼擺在他眼前,他沒理由矜持和畏縮,必然是會亮出獠牙的。

是的,所謂“斷尾戰術”可不是讓各艦隊在大會戰這種級別的戰役中使用的,而是在僅僅面對“風暴”和“暴風號”這樣小股敵人時才可以採用的參考戰術。

在任何一次會戰級別的戰役當中,旗艦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一旦一方的旗艦被對方擊沉,基本上就意味著另一方勝利在望。如果是一方所有旗艦都被擊沉,那另一方毫無疑問已經提前鎖定勝局。

這三支uac艦隊指揮官也是仗著新亞洲太空軍第10艦隊和第5艦隊距離戰場太遠,足足有12萬公里,才敢冒險實施一次“斷尾戰術”,但是絕不敢斷尾兩次。

以戰艦每秒200公里的常規飛行速度,12萬公里恰好就是10分鐘航程。只要他們事先做好協調和指揮權的臨時轉移交接,倒也不用擔心被太空軍趁機發起強攻。

但是兩架“風暴”聯袂來襲的話,打掉了旗艦又打掉候補旗艦,那就真的是滅頂之災了。

事實上這絕不是uac人自己在瞎擔心,當“風暴”3號機亮出斬艦刀衝向艦隊群的同時,原本按兵不動的太空軍第10艦隊已經開始向戰場逼近,而第5艦隊也緊隨其後,擺出了全線壓上的態勢。

當然,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架勢,也是風宇之前跟兩位艦隊司令之間的一個約定,要求他們配合自己的行動做出一些具有壓迫性的動作來。

也正因為如此,兩支艦隊才會在12萬公里處待命,而不是像“暴風號”那樣直撲10萬公里,為的就是這2萬公里的可操作距離。

否則從10萬公里往前,就會進入dt2要塞無死角電磁軌道炮的攻擊範圍,杜特爾特中將恐怕不會願意在形勢尚未完全明朗的情況下配合風宇去冒險。只有像現在這樣,讓第5艦隊在安全距離上做一些配合性的假動作,他才會同意。

“斷尾戰術”在這一刻已經變成了一把雙刃劍,有可能只是斷尾,有可能直接斷送三支艦隊。

只不過uac人並沒有選擇權,因為手持斬艦刀的“風暴”已經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