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 .】,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作為風宇面對的第一座成品要塞,DT2要塞的塗裝與這個星系的恆星一致,為暗紅色。
DT2要塞反射著恆星的光芒,從近處看,其巨大的體型和遠在0.7個天文單位之外的DT2恆星看起來就像一對雙星。
這座要塞是UAC人在新亞洲星系建立的第一座要塞,比那座被稱為“地京的秘密”的L2要塞要早得多。DT2要塞始建於SC0086年,即新亞洲共和國發起“地京反攻戰”的第三年,風宇5歲那年。
當時新亞洲太空軍在空天戰機王牌飛行員“黑洞”這面旗幟的引領下連戰連捷,一直反攻到DT3。只不過當時的空天戰機遠沒有現在的機動戰士那麼重要,除非是攜帶戰術核彈,否則基本上無法對戰艦構成威脅。而“黑洞”也不像現在的風宇那樣讓艦長們聞風喪膽。
當時的空天戰機主要作用是用來阻止搭載突擊隊員進行豋艦作戰的突擊艦,以及空天戰機之間的相互制約。而對付戰艦的手段就是主炮對轟,或者派出突擊艦進行接舷戰。
當時太空軍大有攻陷DT2的趨勢,於是經過新美洲星系本土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授權,戈林上將在DT2著實建立這座要塞,作為阻擋太空軍進攻地京的重要屏障。
DT2要塞歷時五年終於建成,而在同一年,即SC0091年,新型單兵太空作戰武器機動戰士在UAC問世,被稱為MS(MobilSoldier)。
從MS問世伊始,太空戰爭的作戰方式就開始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先是鐵球出現,空天戰機淘汰,突擊艦淘汰。
後來又變成鐵球淘汰,人形機動戰士成為絕對主力,缺乏搭載能力的舊式戰艦淘汰,新式戰艦開始追求機動戰士的搭載量以及自身的機動性。
而到了現在,據說各國軍方正在考慮減少搭載能力有限的驅逐艦的服役數量,而是增加類似超新星級主力艦這樣可以搭載大量機動戰士的戰艦,以及專用的機動戰士運兵艦。
也就只有Aaker反其道而行,致力於暴風級驅逐艦這種高機動隱形戰艦的生產研發。當然,這也是因為Aaker擁有覺醒者這種太空時代新人類的緣故,又一次讓原本已經走向沒落的戰艦重獲新生。
光學隱形戰艦抵近攻擊,利用側舷炮塔的密集火力突襲機動戰士,這是各國軍方正在參考學習的新戰術,可惜他們缺乏一批擁有精神力外放能力的覺醒者充當戰艦隱形時的眼睛。所以這個戰術要想真正推廣開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只能作為特種戰術使用。
而作為導致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暴風號”和“風暴”此刻正在對DT2要塞展開攻略。
“風暴”3號機作為超級機型,擁有20米高的個頭,在一般機動戰士面前顯得鶴立雞群,但是在DT2要塞跟前就像一隻螞蟻一般微不足道。
但是正是這隻“小螞蟻”,此刻卻已經貼上了DT2要塞那比戰艦還要厚實的外層裝甲板上,準備啃一個大洞鑽進去。
此時此刻,遠在12萬公里之遙的第10艦隊和第5艦隊繼續向前推進,已經由佯攻轉為正式的進攻。如果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杜特爾特中將還想繼續觀望,他也不會被彭定邦說服,跨越4.9光年來到這兒。
杜特爾特只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代表他就是不懂把握時機的蠢人。
別看UAC人有三支一線艦隊外加一座DT2要塞,但是現在勝利的天平明顯已經倒向了Aaker和新亞洲聯軍這邊。
UAC新亞洲星系方面軍第2機動艦隊已經失去了指揮體系,戰艦雖然大部分都在,但是各艦長們正在裝傻充愣地執行旗艦最後的指令,不斷地向著遠離“風暴”和DT2要塞的垂直方向遠去。
另外兩支艦隊雖然沒有那麼不堪,但是在他們的艦隊司令乘坐的逃生艙還沒有被某一艘戰艦救起之前,誰也不願意當那個出頭鳥來摸“風暴”的老虎屁股。
5號機舉著僅剩的一把斬艦刀,正在那裡玩老鷹捉小雞,驅趕這兩支艦隊。
3號機消耗了第3把斬艦刀,成功地在DT2要塞暗紅色的裝甲板上切開了一個口子鑽了進去,消失在眾人的視野當中。
除非“死神”此刻已經在DT2要塞裡頭做好了迎戰準備,不然這座讓兩支新亞洲太空軍艦隊不敢進入10萬公里的太空要塞在風宇面前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的小姑娘一般脆弱。
風宇如果引爆了要塞動力爐,M320星域L4要塞的那一幕將會在這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