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攻擊1號機的火力突然就變強了,而且其中還有上百的火力來自於專業射手,威脅毫無疑問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措手不及的人性人格不得不發動第一次長效脈衝激勵,藉助整整長達10秒鐘的超負荷機動,來避開這一波突然加強的攻勢,並且藉此適應新的節奏。
此時掌控著風宇本體的人性人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身體所承受的巨大負荷。
胸悶、氣喘、頭暈、眼花,以及內臟器官的隱隱作痛……
這些細節性的東西無不在警告他,長效脈衝激勵偶爾為之還可以,長期使用就是在找死!
飲鴆止渴的道理誰都懂,但是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只要有一絲的機會,正常人都會把這個機會當成救命稻草牢牢抓住。
排除多重人格的因素,風宇不是平常人,但肯定是正常人。哪怕是以神棍著稱的人性人格,也不會選擇以身殉道這條路。
嗯,誰聽說過神棍自己會去殉道的,會以身殉道的都是那些被神棍忽悠的篤信者。
作為自己三個人格中的三分之一,人性人格的脾性自然為另外兩個人格所瞭解。所以感性人格說他是神棍,而不說他是殉道者,就是知道這傢伙除了有點聖母屬性之外,倒是沒有什麼自殘或者自我毀滅的傾向。
按照人性人格自己說的,生存是人性之中排在首位的慾望,所以在面對生死存亡關頭,才會有那麼多人暴露出醜陋的一面,真正能夠置生死於度外的人少之又少。言下之意就是他也是以求生為第一本能,至於不願殺生的聖母屬性還得排在這個之後,兩者一旦出現衝突,自然是以生存為第一優先,大開殺戒也在所難免。
至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佛主屬性,很遺憾,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即便是風宇這樣具有使命感的人,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本該由全人類承擔的重擔,他也沒想過要死而後已。他只是有強烈的自信,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來承擔這副擔子。
而且“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除了對機師身體的造成巨大的負擔之外,還有其他弊病。最明顯的一點就是10分鐘才能使用一次的強制性冷卻時間。
要知道機師使用脈衝激勵絕大部分情況下是為了救命的,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需要連續使用兩到三次脈衝激勵的加速效果才行。因此對於很多機師來說,10分鐘冷卻時間使得“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變成了十足的雞肋,還不如那種只有3秒鐘效果的普通脈衝激勵智慧模組好用。
雖然論單次效果的話,普通脈衝激勵模組不如長效模組好,論每場戰鬥可使用的次數也不如長效模組多,但是勝在靈活性強,沒有冷卻時間限制。
把兩種模組擺一起讓機師們進行二選一,相信只要是思維清晰的,絕大部分機師都會選擇普通模組。只有風宇這樣的頂級機師才會在脈衝激勵的效果上做出更多的文章來,所以會有不同的著眼點和出發點,會選擇使用這塊夏氏精工新研發的長效模組。
其實“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並沒有這麼不堪,這塊晶片是可以與普通模組的同時來使用的,只要機動戰士機體內部增加一個插槽即可解決兩種模組之間的矛盾。
只可惜這個產品是夏氏精工最新研發出來的新技術,還未投入實戰使用,也沒有量產化,更不可能提前讓機動戰士預留一個插槽給它使用。就連夏氏精工的產品都沒有預留一個插槽給長效模組,就更不用說風宇的三架“風暴”了。
除非是返廠交由M博士進行改造,否則以“暴風號”上的維修裝置以及老邱的技術水平,還沒能力在這種擁有超高精密度的超級機型上隨便打補丁。
機動戰士從誕生髮展至今,也不過短短的28年時間,技術還遠沒到成熟階段,更沒有發展到零件模組化的程度。整備官們能夠把機動戰士修好就已經能夠獲得高階技師稱號,要想動手改造機體,那只有設計師才做得到。
風宇為1號機選擇了長效模組,考慮的絕不是保命,而是為了豐富攻擊戰術,利用那比一般脈衝激勵模組多出的7秒鐘時間,玩一些不一樣的套路。
但是實戰是檢驗一切新技術的唯一標杆,就像四年前風宇在WG1星域時,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第9艦隊使用的實驗武器集束震盪彈和太空自走炮,便是因為不符合太空作戰的快節奏和高機動而胎死腹中,最終沒能實現量產化。
而事實證明,風宇把“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安裝在1號機身上絕對是個錯誤,不但讓自己的身體承受了巨大的負擔,而且讓人性人格在面對危機的時刻無法靈活使用脈衝激勵。
長效模組的使用釀成了1號機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