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架“風暴”當中的5號機和3號機輪流出風頭的時候,最辛苦的其實是操控風宇本體駕駛1號機的人性人格。
理性人格和感性人格都可以失敗,唯獨他不行。他要是完蛋了,哪怕衝在最前頭的3號機成功突入了DT2要塞,也會瞬間變成一架失去控制的無人機。
所以說他身上的擔子最重,是風宇引領DT2大會戰走向勝利的立身之本,是Awaker一年之約能否最終完成的根本,是風宇一切未來的基本前提。
輸了就是死亡,死了萬事皆休。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性人格實實在在正在經歷的苦難。
3號機和5號機把他一個人丟在後面,自己強突UAC人的機動陣列去了,雖然也帶走了緊盯著他們的那一部分遠端火力,卻把四架專屬定製機型全部留給了1號機。
雖說機體效能上的優勢讓人性人格不至於讓四位UAC王牌給打敗,但他同樣也沒給對方帶去多少威脅。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人性人格的神棍屬性及聖母屬性在作祟,另一方面則是UAC人自己謹小慎微,不敢在他面前暴露出一絲破綻。
這幾位UAC王牌根本就沒想過要當擊墜“風暴”的大英雄。“海洋”的前車之鑑實在是太深入人心,讓每一個與“風暴”戰鬥的機師都會生出一連串的疑問。
就算我能擊墜他,“風暴”就真的死了嗎?
如果眼前這架只是無人機,就算我能擊墜他,我能活著逃過“風暴”的復仇嗎?
“死神”、“星雲”和“海洋”三位大人都無法擊敗的對手,如果在我面前露出一個致命的破綻,那破綻是真的嗎?
“海洋”大人之所以能擊墜其中一架“風暴”,也是因為對方使詐,而且還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是我,是否連擊墜一架“風暴”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疑問疊著另一個疑問,讓UAC的王牌機師們在面對風宇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如果說之前他們與風宇僅僅是王牌與超級王牌一個位階的差距,那麼早擊墜了“海洋”之後,晉升機神的“風暴”和他們的距離被拉得更遠了。
任何一位沒有被慾望衝昏頭的UAC王牌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機神“風暴”的對手。
眼前這四位UAC王牌可謂是相當的低調和隱忍,只要沒有絕對把握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他們連靠近1號機都不願意。通常需要兩兩組隊,以四手對雙拳,確保1號機沒有額外的攻擊手段來擊墜他們,這些王牌才會靠近攻擊。
更多的時候,他們僅僅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限制人性人格的活動範圍,然後依靠機動陣列和戰艦側舷炮塔的火力來攻擊1號機。
如果一直維持這種局面的話,人性人格倒也沒有多大壓力,他駕駛的1號機安裝了“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之後,自保能力遠強於過往。
只是高頻率使用這種模組的話,一來對機體的引擎及其他相關部件有較大磨損,二來也會讓身體處於巨大的負擔之下。根據“暴風號”上醫官的說法,如果連續使用這種模組進行一場一小時的高強度作戰,風宇身體內臟器官所累積的應力損傷足以讓他無法下地走動,必須立即進入營養槽裡進行幾個鐘頭的恢復治療才行。
如果戰鬥持續兩小時,也就是說他在一場戰鬥當中使用十次以上脈衝激勵,他的內臟隨時有可能在之後的任何一次高過載機動當中碎裂,然後當場大出血死亡。
“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組”雖然是保命的好東西,但是一旦過度使用同樣是一張催命符。
而就在5號機和3號機突入UAC人的機動陣列之後,人性人格就被迫使用了第一次脈衝激勵。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因為這兩架“風暴”已經和MS糾纏在了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遠端炮火矩陣對他們的攻擊。雖然有一部分不知變通的機師還在堅持向這兩架“風暴”進行遠端攻擊,但是那些遠端型的MS並不是炮火矩陣的構成部分,也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
從一開始,這些遠端型機師就被賦予較為自由的許可權,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角度及判斷,來選擇最合適的射擊目標。因此當5號機和3號機突入了他們的陣列之後,要想在準確地對這兩架“風暴”做出遠端攻擊並不容易,所以大部分的遠端型MS都將目標轉移到了1號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