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你幹得過少府監和楊財神嗎?
只能守著俸祿,還有爵田那點錢糧,扳著手指頭過日子,看著那些上船的勳貴們滿肚子的羨慕嫉妒恨。
想到這裡,在場的許多官員們心情頓時舒暢了。
也有心思轉得快的,暗地裡把戎政、民政以及勳貴世襲等所有糧食支出,算了一下。
摺合成銀錢支出三千一百九十四萬五千圓。
萬曆元年收得秋糧四千四百九十八萬石,按照市面上一石糧食一圓五分來算,摺合銀錢四千七百二十二萬九千圓。
現在張相把宗室勳貴、外戚世職、文武官員、海陸官兵所有人的俸糧一併都足量發完了,還餘下一千五百二十八萬四千圓。
折算下來大約還餘糧食一千四百五十五萬石。
天啊,連糧食都還剩這麼多?
不過也很正常。
以前發俸祿,原本就低,糧食還是最值錢的部分,處處用糧食去填窟窿。
現在發俸祿和津貼,糧食只是搭頭,是最基本的保障。
什麼是國富民豐!
這就是啊!
張居正繼續念道:“目前中樞內閣、御史臺、宣徽院,地方布政司、政事府、監察署、司理院民政官吏,合計六十七萬,其中包括三十二萬警察。民政官吏俸祿津貼支出是三千三百五十萬圓,官吏俸祿和津貼平均為五十圓。”
去灤州參觀學習過的官員都知道,灤州工廠,最低的一級工每月薪資一圓兩角,一年十四圓四角,最高的九級工一年薪資在一百八十圓。
人數最多的是三、四、五級工,平均年薪資在五十一圓五角左右,比官吏平均俸祿和津貼高了一點五元。
工人薪資是橢圓形,兩頭少,中間大。
官吏卻是金字塔,八九品官吏最多,越往上俸祿和津貼越高,但人數卻是懸崖式下降。
灤州正式工從二級工算,跟從九品俸祿津貼差不多。九級工一年薪資比正六品宛平知縣高,比正五品知郡低。
據說灤州工廠薪資最高的是高階工程師,年薪資跟從三品右侍郎差不多。
不過人家工人、工程師靠自己掙的錢養活自己,官吏們靠他們繳納的賦稅養活。
張居正低下頭,看了一下手裡紙張的資料,摘下眼鏡,往厚厚的檔案上一丟,搖了搖頭。
“錢真不經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