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八十六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六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 (2 / 4)

張師傅,你看如何?”

張居正早就摸透“好學生”萬曆帝的治政思路。

皇上把決策和執行職責和部門分得很清楚。

比如資政局是皇上設立的大明軍國事最高決策機構,內閣是他設立的大明最高行政機構,在行使行政權時肯定擁有足夠的決策權。

但是它相對於資政局來說,就是執行機構。

現在新設的金融工作委員會,直屬資政局,說明它就是決策機構,是大明金融和貨幣方略大計頂層設計和決策機構。

然後皇上又成立大明銀行,履行中央銀行和金融以及衍生部分的管理職責。

中央銀行,皇上此前多次提及過,張居正也知道了它的主要職責是貨幣發行、為其它銀行提供最後貸款服務、為其它銀行之間提供清算服務、為政府提供金融服務、貨幣政策執行者、金融監管.

此前中央銀行的職責分別由匯金銀行和富國銀行承擔,但職責並不是很清晰。

張居正點點頭:“皇上聖明。隨著大明經濟的發展,工商越發興盛,金融業會更加迅猛地發展。

此前大明非常粗獷的金融管理,必須加以改進。

皇上成立金融工作委員會和大明銀行,把金融管理從決策到執行,全部完善到位。臣是萬分贊同。”

“好,此事少府監金融局牽頭,戶部、匯金銀行、富國銀行配合。”

“遵旨。”

又聊了一會鐵路籌款和後續準備的事,張居正想起一件要緊的事。

“皇上,規劃裡津浦鐵路要在今年動工,四年內完工。一旦完工通車,對漕運的衝擊,遠勝海運。

漕運一落千丈,數十萬漕工和官吏,朝廷要早做準備,妥善安排。”

“張師傅提醒的對。不過漕運被海運打擊過一次,少說有一半漕工和官吏轉業,大部分進工廠,部分分至農墾局,十分順利。

既然經歷過一次,再來一次也不慌,讓它繼續接受市場的衝擊和洗禮。鐵路修通,各地廠礦會更多,需要更多的人手,再多的漕丁也有去處。”

“皇上英明,是臣多慮了。”

張居正敬佩地答道。

他確實佩服朱翊鈞對漕運的處理。

朝野上下都知道,千里運河,數十萬漕工是一個大毒瘤。

南方的糧食運到京師,不僅要耗費上百萬兩銀子的錢糧,定額的四百萬石糧食還會漂沒四五十萬石。

要是哪年風雨大些,可能會漂沒七八十萬石。

瞎子都知道,肯定是上下其手貪墨了。

可你還不能查,一查就有人慫恿漕丁鬧事,一鬧事漕運就停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