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與內閣上下都認為,津浦和京漢兩條鐵路,規劃宏偉,作用巨大。它們一東一西,連線了京畿、中原、江淮和江南兩湖地區。
按照地理學會的定義,這叫連線了衛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屆時老的魚米之鄉江南地區,新的魚米之鄉兩湖地區,將會與中原和北方地區,互通有無。
南方的糧食、絲綢、棉布、茶葉北運,北方的煤炭、鋼鐵、機器南運,真正做到全國一盤棋,協同合作,共同發展!”
看來拉著朝議大夫和資政們坐火車,去灤州參觀開會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朝野上下都看出鐵路和工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
經濟發展了,大家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皆大歡喜,誰不喜歡?
內閣上下一改往常對修建鐵路排斥和質疑的態度,各個變成鐵路擁護派,恨不得明天全國各省各郡都能通鐵路。
“好,張師傅帶著內閣上下,近期加強學習,覺悟和認識提高不少。”朱翊鈞笑著說道,“京漢和津浦兩條鐵路與前面三條鐵路不同,與修好的京秦和京沽鐵路也有所不同。
一是里程長,京漢鐵路長一千二百一十六公里;津浦鐵路長一千零十五公里。
二是穿過的省、郡、縣多。
京漢鐵路需要穿過順天府、河北、河南、湖北三省十餘郡數十個縣。津浦鐵路需要穿過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和應天府,十餘郡數十個縣。
為了縮短工時,兵部決定南北兩端同時開工,分段施工。這方面,我們的鐵路建設隊伍有經驗。
京沽和京秦鐵路都是兩端同時開工,地基分段施工。在我們測繪詳盡的地圖幫助下,以及先進的測量技術指導下,順利完成,誤差極小。”
朱翊鈞扳著手指頭給張居正算了起來。
“三是耗費巨大,不僅工程量大,耗費錢糧多,還有好幾道天塹。
盧溝河、黃河、淮河還有長江。
長江最難啃,目前大家誰都沒有把握,只能暫時放一邊。
盧溝河最好啃,橋樑設計院已經勘定好地方,設計出圖紙。
淮河和黃河都是攔路虎,但我們必須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倆都啃下來!”
說完鐵路修建困難,朱翊鈞著重指出:“張師傅,修建鐵路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一條可以往復的交通要道那麼簡單。
為了配合鐵路修建,我們需要在沿線開建水泥廠、鋼鐵廠和機器廠,開挖煤礦和鐵礦,就近提供材料和裝置。
鐵路修完,這些工業就是沿途各地區寶貴的財富,是他們的工業基地。
張師傅,根據鐵路修建的需要,以及沿途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內閣要統籌兼顧,儘快制定出廠礦開設規劃,同時推進,不能耽誤六條鐵路的程序。”
張居正點點頭。
此事不用朱翊鈞說,他和內閣也知道輕重。
“內閣一直注重此事。戶部、兵部、太府寺、工部,會同少府監計劃局,一直在召開聯席會議。
沒有什麼爭議的廠礦規劃,早定早執行。最早一批規劃是七月份出來的,合計十五家,此時已經開始動工了。
有爭議的廠礦規劃,以兵部的意見為主,兼顧地方意見,加快討論和協商,達成一致的就馬上批出來,下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