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這些人都是當事人,或致仕改任,或遷升加銜,秉承君子之風,也為了避嫌,此方案涉及自己,乾脆棄權。
趙貞吉宣佈表決結果後,徑直坐下,該議題結束。
朱翊鈞揮揮手,示意曾省吾暫停,他有話要說。
“朕為何把官制和官員調整放到第一個,因為朕此前說過,國計民生的方略規劃定下來後,主持執行的官員就是重中之重。
不解決好人的問題,再好的方略規劃,不會得到正確執行,都是水中月、霧中花。
現在官員調整方案定下來,大家也都接受這個方案,那麼接下來就是討論未來三年的國是方略和規劃。討論完,溝通好,一致認同了就要認真執行。”
朱翊鈞看著眾人的臉,想了想,決定再補充幾句。
能把這麼多眾臣叫到一起,實屬不容易,有些話想到了就趕緊給大家說透。
不要學皇爺爺,沒事當什麼謎語人。
權謀可以玩謎語人,但是你的治國理念、方向和目標,要清晰無誤地傳達給你的執行團隊,要不然他們搞不清方向,沒法確定原則,怎麼去執行?怎麼治理政務?
“朕再補充幾句,有些話不說不快,尤其是現在我們君臣聚得這麼齊,機會難得。你們說朕是大明這艘大船的船長和舵手,張相是大副,諸位是水手長和水手。
那朕必須把方向給大家指明,把要做的事情給大家講清楚,否則的話大船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撞上礁石。”
“剛才朕說了一大通,主要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說得很多臣工是頭昏腦漲.”
許多人在心裡點贊。
皇上你說得沒錯,我這腦子以前全是聖人經典,猛地給我說什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確實轉不過彎來,很難理解。
不過我有一顆渴望進步的心,我可以學習,我可以改造思想。
“其實吧這些話,通俗易懂來說生產力是如何創造財富,生產關係是如何分配財富。
此前我們的生產力,也就是舊生產力是農業時代,靠人力、畜力耕種田地,靠天吃飯,創造的財富主要是糧食等農作物,解決溫飽問題。
這幾年朕帶著大明,發展的新生產力是工業時代。
兩者創造財富的能力,猶如馬車和火車之間的區別。
幾年下來,新的生產力猶如開足馬力的火車,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沒錯,這幾年萬曆新政讓太多人賺到了錢,嚐到了甜頭。
宗室、勳貴、外戚、文武百官、陸海軍、工商業主,連普通百姓也分潤不少,還孕育出數百萬產業工人和農牧場新型農民。
這些人都坐上了火車,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那些試圖阻擋火車前進的保守勢力,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被迅速掃進歷史的角落裡。
從農業時代進步到工業時代,一年創造的財富抵得上過去十年二十年,一切都在加快,所有人都覺得變化的速度太快。
其實不是新時代的速度太快,而是舊時代的速度太慢,才會讓人產生錯覺。
朱翊鈞繼續說道:“生產力,也就是如何創造財富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分配財富?
所以剛才朕問,當下大明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麼?不再是如何創造更多的財富,而是公平合理地分配財富。
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會出大問題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