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林帶著大家又往前走。
“皇上,諸位大人,我們從上面把機車從頭看到尾,現在從下面我們再從尾看到頭。我們可以看到煤水車這邊有兩組四個輪子,我們叫做四軸。
駕駛室底部過去,就是灰箱,專門收集煤灰。再過去就是火箱,煤透過閥門鏟進這裡燃燒,加熱火箱上方的銅柱。
這組銅柱直接通到前面的鍋爐裡,把熱量直接傳遞給鍋爐裡的水,把水燒開。
皇上、諸位大人,看到這三個高大的鐵輪嗎?這是動輪,一邊三個,總計六輪。動輪透過連桿、滑槓連線到前面這個活塞氣缸。
鍋爐的水被燒成蒸汽,透過管道、閥門注入到氣缸裡,推動活塞向前進,推動滑槓和連桿,進而轉動動輪。
動輪轉一圈,氣缸閥門轉換,蒸汽洩壓,正好又透過連桿把活塞推回到原位”
看到大家又開始冒圈圈了,黃道林長話短說。
“蒸汽機原理,皇上心裡比臣還清楚。而諸位大人,我就算說得再詳細,你們也一時半會搞不明白,就跳過。”
張居正等人笑著紛紛點頭,“對,就該跳過。”
“能吃到雞蛋,我還管母雞怎麼下蛋。”
“哈哈!”
黃道林等大家笑完,繼續介紹道。
“最後一個動輪上方,是空氣壓縮機,透過動輪轉動時推動活塞,壓縮空氣,儲存在前面的氣缸裡。
這個高壓空氣透過管道連通到後面車廂底部,用作制動剎車。由於整列火車長達兩三百米,重量上千噸,制動剎車時光靠機車是不行的,必須採取分散式剎車。
也就是高壓空氣透過管道遍佈整列火車,駕駛室一拉剎車,所有車廂底部剎車同時工作。”
雖然聽不大明白,但是覺得好神奇。
像道士一般的海瑞問道:“這個絕妙點子又是皇上告訴你們的。”
“剛峰公一語中的。”黃道林嘿嘿地笑,倒也十分坦白,“蒸汽機我們做出來了,蒸汽機車我們也做出來了,但我們都知道,這兩樣東西都是皇上手把手地指導我們。否則的話,我們連這六個輪子都做不出來。”
說得沒錯,沒有自己開掛,當下的人再心靈手巧也攢不出這玩意來,而且是直接跳躍式發展,直接從研發摸索階段,跳到成熟階段。
自己熟悉蒸汽機車原理和構造,只是需要根據現在的材料和製造水平,不斷修改調整,能省略的就省略,實現基本功能、確保安全就好。
黃道林還在繼續說道:“有了皇上的指點,我們一路走來也是磕磕碰碰。幸好天時到了,我們終於在去年年底完成了最後的研製,給蒸汽機車補上了最後一塊板子.”
什麼天時?
眾人都好奇地看著黃道林,靜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