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 (3 / 4)

這麼高大的暗渠門洞,從城牆和運河底下傳過去,豈不是成了京師固如金湯的天大漏洞了?

所有的民夫不是徵發徭役!

這是讓李昖三人更覺得匪夷所思。

居然不是強迫京畿附近的老百姓自帶乾糧報效朝廷,而是真金白銀地僱傭他們。

天朝粑粑真有錢,那就帶我飛吧,我再也不想回那個狗屁王京漢城了。

那個鬼地方,吃點肉都要趕上過年了。

十幾碟小吃和蘸料敢自稱是國宴。我們在京師,光是一個淮揚菜系,一個月都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啊!

五城看完了,潘應龍帶著李昖三人去參拜各大佛剎。

“殿下、沈議政、鄭贊成,青海玉樹結古院大喇嘛札巴堅贊、甘南卓尼靜旺寺大喇嘛赤羅嘉措、川邊甘孜理塘院大喇嘛索南嘉措.這六位大喇嘛都是佛法高深的大德,聽說有生死人、肉白骨的無上法力。

現在暫駐永定院、洪光院、碧雲院、靈光院、龍泉院、紫竹院。輪流講解佛法,普渡眾生。

其中洪光院始建於成化四年,由內宮監太監鄭同督建。

鄭同原籍貴國,奉貴國國主王命入朝,進宮侍奉宣宗皇帝。曾奉憲宗皇帝聖諭出使朝獻,在金剛山見千佛繞毗盧之光,回來後就在香山建洪光院供奉,表裡千佛,各座金蓮。

現在成了敕封真義宗總院。”

李昖三人聽得眼睛發光,還有這等淵源?

金剛山現千佛繞毗盧之光!

這個傳說在朝獻流傳數百年,想不到在天朝得到了驗證。

那必須去看看。

坐在前往香山的四駕馬車裡,李昖好奇地問道:“潘少尹,你說這洪光院成了敕封真義宗總院。外藩誠心禮佛,佛門各派略有所知,從未聽說過這真義宗。”

潘應龍解釋道:“真義宗也叫佛陀真義持修僧團,源起甘肅河西一帶。原是一群堅持佛陀遺囑修行,卻不為關中釋門所容的僧人,遠避去河西,遇到從西域東逃的僧人。

兩邊爭論了二三十年,逐漸融合,吸收了律宗、禪宗和密宗部分佛義真言,嚴格戒律,堅持真正的釋門修行,自稱為真義宗。”

李昖三人詫異不已,“還有這樣的佛門僧人?”

於是熱切地期盼見到這些與眾不同的僧人。

剛才一直念念著要去翰林院參觀拜訪的李昖和沈義謙,現在把翰林院拋之腦後。

到了香山,眾人一起爬山,進了洪光院,李昖三人虔誠禮佛,潘應龍和沈永珍在一旁看著。

沈永珍好奇地問道:“少尹,真不帶他們去見翰林院?”

潘應龍看了一眼不遠處,撅著屁股在跪拜不同佛像的李昖三人,撇了撇嘴。

“帶他們看什麼?看翰林院破落成那個鬼樣子?

江南三大案後,不少名士大儒悲嘆末法時代已來,名教凋零、理學式微,嚷嚷著要東渡朝獻和東倭,為名教理學儲存一分元氣。

原本皇上準備把朝獻和東倭留給理學做試驗田。可是現在計劃趕不上變化,資政局已經定下朝獻收國之策,開始推動。再做試驗田就不合適了。”

沈永珍輕聲地問道:“試驗田?農科所的那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