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溪到辰溪之間的沅江江面上,三艘槳船在魚貫逆江而上。
王一鶚站在船頭上,迎面吹來的江風,把他的衣衫吹得嘩嘩作響。
兩岸青山翠屏,連綿起伏,彷彿遠古之際就沉睡於此的巨人。
山上植被層層疊疊,彷彿披在巨人身上的綠色衣袍。
有的山高聳險峻,雲霧繚繞,時不時鳥叫猿啼,破空而出。
陽光照得江水波光粼粼,船槳劃開水面聲,在寂靜的江面上,在高聳的夾山間迴響。
看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王一鶚興致大發:“諸位,千年前,屈原大夫正是逆著這條江而上的。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吳承恩在旁邊說道:“枉渚是枉水流入沅江的小水灣,在而今常德以南。
辰陽就是而今辰溪。漵浦也有此縣,辰溪上游的漵水之畔。傳聞楚漢爭霸時,項羽葬楚義帝於此地,故而又名義陵。”
王一鶚哈哈一笑,“屈大夫悲憤絕望,那是因為身逢亂世,楚王昏庸,所以有‘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之哀嘆。
而今大明天子聖明,朝廷煥然一新,上下奮發圖強,故而有‘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之壯言。”
湯克寬欣然說道:“每次讀到皇上這首《少年中國說》,我都會心潮澎湃。是啊,而今我大明正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故而才有這少年朝氣蓬勃之相。”
全慎勇、任博安和姚丙周看著眼前景色,神情激盪。
川邊都司都指揮使劉顯已經離開盧溪,順江出常德,再轉澧水去澧州,北上至長江邊上的枝江,轉船逆江而上,去四川赴任。
下午王一鶚一行來到辰溪縣城。
辰溪城位於辰水入沅江口,是銅仁府、麻陽、鳳凰、漵浦、黔陽、沅州、晃州通往常德府的水陸要道,比盧溪縣城略大一些。
這裡也有兩個碼頭,官碼頭和民碼頭,也叫水碼頭和旱碼頭,相隔不遠,都在沅江邊上。商鋪也集中在附近一處,顯得更加繁華熱鬧。
街道也是石板路,往來的人也多是頭纏包布,藏青斜襟衣衫寬腿褲,揹著竹揹簍。相比盧溪城,多了不少身穿襴衫衫袍,頭戴儒巾的文人學子,以及短打勁衣裝扮的旅商。
碼頭上辰溪縣丞徐耕田帶著縣衙十幾位官吏來迎接。
“辰溪縣衙就你們十七人?”
王一鶚皺著眉頭問道。
徐耕田被王一鶚一問,嚇得臉色發白,身子哆嗦,“下官,下官有失遠迎,還請督督.督爺恕罪。”
他嚇得連如何稱呼王一鶚都不記得了。
全慎勇上前一步,替他解釋道:“啟稟王督憲,辰州府盧溪、辰溪、漵浦、黔陽、沅州、麻陽六縣,縣衙主佐官總是會缺一兩位。
好一點的有縣丞、縣尉和主簿,差一點的只有主簿或縣丞一肩挑。”
王一鶚點了點頭:“此前國朝吏部分揀官吏,全靠抽籤。只是上有計策,下有對策。說是全憑天意,實際上多有舞弊。
給錢的就上天保佑,中個好籤。沒給錢的就中籤偏遠邊陲之地。這裡此前是荒蠻流放之地,就算被吏部籤中,多半也是告病推辭不來。
現在新官制改革了數年,湖廣還未被惠及到。不著急,凌撫臺已就任,這次鄉試雖然被宵小擾亂,只不過是推遲半月而已。
現在已重開鄉試,錄取的乙丙三科舉人,按照律制將分揀本省為官。等到他們培訓期期滿,撫臺會優先安排到辰州府、永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