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見都是熟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見都是熟人 (2 / 4)

“武橋,劉都使此次前來,只是到軍前實地看看湘西和貴州的情況。過幾日他就要坐船轉去澧州,逆江去四川赴任,受殷督憲節制,統領川邊諸軍。

川邊諸軍目前的任務之一是配合我們,壓制播州楊氏,給西南改土歸流打個樣。

川南永寧宣撫使奢效忠與水西貴州宣慰使安國亨互相攻伐十來年了,還不見平息。嘉靖年間,貴州總兵率兵去彈壓過,被水西兵擊敗,於是越發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

先讓他們繼續打吧,等收拾完楊氏,就輪到他們了。”

鄧子龍聽懂了。

剛才他就很奇怪,川邊都指揮使怎麼跑到湘西來了?自己這邊不是歸黔中都司節制嗎?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王一鶚話鋒一轉,直接問起鄧子龍正事:“保靖州宣慰使司和永順宣慰使司不日裁併,合為永順府。

保靖州宣慰使司和永順宣慰使司改為保靖縣和永順縣,另轄南邊的鳳凰和北邊的永定、桑植、慈利四縣。

這是湖廣改土歸流的第一擊,成敗關乎重大。”

鄧子龍臉色凝重,靜靜地聽著。

“本督去過桑植、永定和慈利,也來過保靖州和永順。那時本督是微服私訪,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也就沒有跟你照面。

這裡的情況本督瞭解得很清楚,永順府能不能成,在於你統領的鎮筸營能不能穩。

武橋,給大家說說鎮筸營的情況。”

“遵命!”

鄧子龍清了清嗓子說道:“鎮筸營起名於鎮筸城。鎮筸城就是前唐渭陽縣縣治,因附近筸子溪而得名。

前元年間,在鎮筸城設五寨司。國朝正德八年,設鎮筸守備。嘉靖三十三年,麻陽參將移駐鎮筸城。

此前麻陽兵變,就是鎮筸城裡的麻陽鎮兵馬異變。末將奉命彈壓後,請得旨意,設鎮筸營,編練得兵員五千三百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督憲,湯都司、劉都司、吳長史,鎮筸城附近有鳳凰山,故而也叫鳳凰城,此地苗漢混雜,間有洪武移屯軍民之後。

驍勇善戰、兇悍剽姚,自嘉靖三十三年麻陽參將移駐鎮筸城,從徵施南(湖北恩施黃中、阿項等土司作亂,屢立軍功。

此前作亂,卻是有功不賞、賞罰不明,官兵屢次申訴,均被駁回,積怨頗深,故有此亂。”

王一鶚捋著鬍鬚說道:“此事本督知道。武橋隻身入鎮筸城,面對數千亂兵毫不改色,據理坦言,鎮筸營上下折服。”

鄧子龍連忙說道:“幸虧胡撫臺為卑職籌集了五萬銀圓,五千石糧食,及時運到鎮筸城。鎮筸營見卑職言而有信,故而才心悅誠服。”

王一鶚感嘆道:“天下之大,到處都有貪功昧賞的無恥之徒。接到武橋的上奏後,皇上大怒,八百里廷寄給到還在赴任路上的本督,叫本督嚴懲不貸。

此外特意叫少府監從內庫撥十萬銀圓,絲綢一萬匹,棉布五萬匹,以作鎮筸營補償,還叫本督遣使去鎮筸城,向鎮筸鎮官兵道歉。

本督一到任,奉聖諭把貪功昧賞的前麻陽參將、鎮筸守備、辰州知府,以及湖廣分巡道、巡按御史等二十五人,全部斬首,首級傳檄鎮筸等地。

然後再派了吳長史,代表本督去鎮筸城,傳達的皇上聖諭。”

鄧子龍激動地說道:“見到那些貪墨軍功犒賞的奸賊授首,又聽了吳長史傳達的聖諭,鎮筸營上下無不放聲痛哭,感激零涕,誓死報君。”

王一鶚深有感觸,“皇上治軍極嚴,賞罰分明。此前因此貪墨軍功之事,不知殺了多少文臣武將。正是如此,才有大明新軍如鋼鐵之美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