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北“濟世堂”藥館,門口車水馬龍,停滿了各色轎子。
濟世堂對面街上的茶館裡,任博安和劉寰坐在靠窗的雅間裡,透過半開的窗戶,盯著對面濟世堂的門口。
“濟世堂生意這麼好?不遠處的湖南惠民醫院都沒它生意好啊。”任博安忍不住嘀咕,
惠民醫院是太醫院在湖南成立的第一家公立醫院,裡面的醫士都是神醫萬全等天下名醫的徒子徒孫,製藥的是藥王李時珍的徒子徒孫。
“任掌櫃的,這濟世堂坐堂醫士唐一把,湖廣赫赫一名的“神醫”,他只要在你的脈門上搭一把,就能摸出你的病。
雖然不及湖北羅田萬全萬神醫,但他在某些方面有獨到之處,達官貴人絡繹不絕。”
“那些方面?”
“對,那些方面。”
任博安點點頭,看著對面濟世堂,突然想起一件事。
“老劉,聽說你家二小子考進武昌醫藥學院?”
自從萬全和李時珍出任太醫院正副院正後,一直在推行醫士和製藥士系統教育制度和公立醫院制。
在京師、南京、廣州、武昌、成都和西安陸續成立六家醫藥學院,招錄醫科學生和藥科學生,正式醫藥分科。
一說到兒子,劉寰樂開了花,咧嘴答道,“是的,任都事訊息靈通。”
“學什麼?”
萬全和李時珍在朱翊鈞的指導下,對醫科和藥科分類進行了改進合併和增設。
大方脈改為內科,小方脈改為兒科,婦人改為婦科,瘡瘍改為外科,針灸不變,眼、咽喉合併為五官科。
口齒改為口腔科,傷寒並進內科,接骨改為骨科,按摩改為理療科,金鏃、祝由廢除,增設產科和防疫科。
藥科分製藥科和藥理科
“外科。這小子從小膽大,不怕見血,就報了外科。”
任博安看了他一眼,“外科好,最有前途!”
劉寰剛要答話,突然看到濟世堂門口轎子裡鑽出一人來,如向日葵一樣的臉,馬上一變,正色道。
“都事,那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