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就別浮誇朕了。朕的字,朕心裡有數。內廷字寫得最好的是馮保,其次就是陳矩、呂用和楊金水,李春、祁言的字也都各有所長。
外朝裡,李師傅的字寫得最好,還有文長先生,接下來就是趙師傅和張師傅你了。
嗯,馮保去承德有多久了?”
楊金水答道:“回皇上的話,馮公公是端午節前那幾天起身去的承德,到這會已經兩個半月了。”
“你是少府監,行宮修建要從你口袋裡撥錢糧,程序你心裡最清楚,承德行宮修得怎麼樣?”
“回皇上的話,在馮公公督造下,地基和主體框架都修好了,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完後好好驗收。”
“驗收很重要。現在是水磨功夫,不能把馮保陷在裡面,耽誤事。傳旨,把馮保叫到府治盧龍城,等著朕。
朕的字,還要多向他學習。”
“遵旨!”
朱翊鈞和楊金水一唱一和,幾句話就把召回馮保的事定了下來,張居正一時間居然沒反應過來。
天意難測啊!
自己剛才還心念著想什麼法子,把馮保弄回來,好在司禮監有個盟友照應,沒想到念頭剛轉完,皇上就拍板叫回馮保。
為什麼?
皇上做事,不會想起一出是一出。他肯定是想到了什麼,才做此決定。
會不會是看到灤州工廠如此興盛,而大明幾乎所有的煤鐵、冶煉、機械以及呢絨等新興工廠,都是楊金水一手操辦興建的。
灤州如此興盛,上海、太原肯定也不差。
這麼大的三個盤子都是楊金水一手一腳搭建出來,是他的基本盤。
皇上看到他的真實實力後,心生忌憚,然後隨意找了個藉口,要把馮保召回來,保持司禮監的權力制衡。
但皇上為了照顧楊金水的情緒,故意轉頭詢問了他。
在皇上身邊的有好幾人,誰都可以問,偏偏問到楊金水的頭上。
楊金水也識趣,馬上明白無誤地答道,承德行宮修得七七八八,馮保可以回來了。
如此一來,馮保再如何,也要捏著鼻子認下這個人情。
是楊金水給了皇上建言,皇上才點頭召回馮保。
你要是不認,皇上和百官會認為你寡恩薄義,那你以後就麻煩了。
皇上還真是得了他祖父世宗皇帝的真傳啊,做起事來,彎彎繞繞,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