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道路研究所的人指點,就算你把水泥路修好了,地基沒打好,搞不好兩三年過去,這馬路水泥路面下面,就塌陷空了,全廢了。”
張居正轉頭看著他,“子愚對築路很有心得。”
“閣相,太原到大同的水泥馬路,就是屬下任山西參議時主持修建的。也是因為修了這條路,才被王部堂和霍公聯袂舉薦為山西巡撫。”
是啊,張學顏是理繁能吏,自己才任命他為內閣長史,料理內閣繁劇之事。
一路上說著話,對著馬路兩邊指指點點,朱翊鈞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工廠區第一站。
迎面是一道大門,平頂牌坊式,上面樹著一行銅皮字:“豐潤羊毛呢絨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下面是兩扇鐵柵欄門,被完全開啟。
大門門柱兩邊是一道高高的紅磚圍牆。
宋公亮已經帶著羽林軍在這裡各處佈防,大門、圍牆,還有裡面,到處可見站崗的官兵。
一群人站在大門口迎接,為首的是吳廠長,昨天見過。
鬧哄哄行完禮,朱翊鈞和張居正一行人徑直走進工廠大門,一條十米寬的平坦水泥路亮瞎了眾人眼睛。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泥路兩邊是一棵棵不高的雪松樹,樹之間是一個個磚砌的花壇,裡面種滿了花。
水泥路向前走五十米,是一堵照壁,比一般宅院的照壁要長,相對顯得就矮了。
上面石板上刻著四個大字:“強國富民!”
吳廠長在一旁解釋道:“這是臣等斗膽,從刻版的聖諭寶錄裡仿摘的皇上筆跡。”
朱翊鈞點點頭:“這四個字,是朕在隆慶二年,題寫給《上海商報》,《灤河報》也進行了轉載,都用的刻版,把朕的字刻復出來。
你們也照瓢畫葫蘆。嗯,”
朱翊鈞搖了搖頭。
怎麼,皇上不覺得好?
吳廠長十分緊張,下意識地看了看楊金水。
楊金水看了他一眼,嘴角掛著微笑,不動聲色地眨了眨眼睛。
稍安勿躁!
“張師傅,朕的字,辜負了你的教誨啊。寫得太難看了,刻在這裡,朕的臉是燙的啊,羞愧難當。”
張居正連忙笑著答道:“皇上御極天下,日理萬幾,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練字這種微末之事,自然就耽誤了。
不過皇上的字剛毅有力,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