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說道:“張師傅說得巡按御史弊端,朕已經有認識到。故而在遼寧、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六個試點省,特旨巡按御史隸屬巡撫。
按照祖制,地方布政司向戶部負責,按察司向都察院負責,都指揮使司向兵部負責,巡撫又隸屬於都察院。
現在朕改了,布政司直接向內閣負責,兵備司向戎政府負責,按察司向御史臺負責。三權分立,各司其職。
巡撫也從都察院和御史臺跳出來,成為直任官。他才是真正的代朕巡狩地方。
現在張師題本。”
“遼東巡撫試點題本?”
“對,遼督確庵公(魏學曾)撫遼東時,設巡撫督察室,設都巡按一員,下管巡按御史若干員。
督察巡按,職事有二。
一是奉巡撫之命,下到府縣驛站軍營督辦某專事。二是奉巡撫之命,調查某事。只有督辦和調查之權,無專斷之權;以事查人,無以人究事之憂。
遼東試行後,遼西也試行,做過總結和改正,現在遼寧六省繼續試行。”
張居正臉色凝重。
皇上此舉,沒有完全廢除巡按制,只是把它從直屬都察院,代天巡狩,改為巡撫的屬員。他不再口含天憲,權力來自於巡撫,也沒有專斷之權。
如此一來,革除了自己痛斥的以小制大的弊端,又確保對地方的監督力度。
但張居正心裡有些不樂意。
這明顯是加強了巡撫的權柄。
以前巡撫位高權重,但下面沒直接屬員和辦事機構,三司很容易就架空他,讓他成為聾子瞎子。
現在巡撫有經歷處,設有長史;有督察室,設有督察都巡按和巡按御史,那就如虎添翼,三司都要在他的權威下聽指揮。
可巡撫直屬皇上,真正的代天巡狩。內閣、戎政府和御史臺,與他沒有直接下屬關係,人家有足夠的自主權和決斷權。
張居正知道,這樣配置,對於皇上卻是最好不過。
權柄最大的巡撫,由他任命和監管。但巡撫無法親民理政,他想對一省軍政司法指手畫腳,只能透過三司去具體執行。
而三司和府縣,不僅有自己的主管部門,也有自己的一整套考成升遷體系,巡撫很難插上手,也沒法做到擅權,更談不上圖謀不軌。
張居正思前想後,覺得這樣對內閣掌控的布政司和府縣影響最小,沒有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在旁邊指手畫腳幫倒忙,內閣可以級級明職權,層層壓責任,讓省府縣三級行政機構,高效地運作起來。
內閣六部諸寺被考成法鞭打得差不多了,省府縣三級地方機構要是也能用鞭子抽到痛,知道動起來,那自己的新政改革,就能事半功倍!
“皇上,臣馬上叫人找來魏督以及六省試行題本,認真研讀一番,然後在資政局會議上,提請地方廢道和巡按御史改革方案。”
“好”朱翊鈞話還沒落音,就聽到遠處轟隆隆聲響,是哪裡在放炮。
然後馬車驟然停住,外面馬蹄聲急,兵馬集合的銅哨聲四下響起,氣氛迅速變得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