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老爺,我們隆慶三年的年帳,你們稽核了半年,我們在京師足足等了半年,眼下萬曆元年都要過去了,我們隆慶三年的年賬還沒稽核完,這可怎麼辦?”
前面傳來聲音,四人舉目一看,有兩位綠袍官吏站在一處辦公室門口,拱手作揖苦苦哀求道。
一位綠袍小吏端著一杯茶,慢條斯理地說道:“沒辦法,我們稽核司忙啊。
以前二十二省年賬,二十二個清吏司稽核,還忙得半死。現在全要我們稽核司稽核,還要跟預算司對賬決算賬目,怎麼忙得過來?
等著吧。”
“上官老爺,我們貴州布政司,事最少,賬目最簡單,卻被拖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吧。”
“有什麼說不過的?以前二十二本賬簿二十二個衙門,現在二十二本賬簿一個衙門,不都能說得過去了。
你這事,有什麼說不過的。”
稽核司的小吏說完,轉頭跟同僚打招呼,“老瓦頭,今兒晚上去哪裡喝酒去?”
“嘿,林有才,你小子趁著王部堂不在,又開始偷懶了。”
“瑪德,現在老子一個人要幹幾個人的活,俸祿又不見漲。老子那麼拼命個幾把毛啊!”
“你這小子全是屁話,你現在能多多少活嗎?小心點,聽說張首相盯考成法盯得緊,你如此懈怠,去年的年賬都過去半年了還未稽核,抓到了鐵定是典型。
小心點。”
“老子小心個幾兒眼!戶部典型多了去,不缺老子這一個。說吧,晚上去哪裡喝酒,順便打兩圈馬吊。”
“好啊,好啊,一說到馬吊老子就手癢了。我去打聽下,要是王部堂今天不回來,我們早點溜。”
那兩位貴州布政司的綠袍小吏跟在林有才後面,陪著笑臉說著好話。
林有才頭也不轉地跟同僚說話,完全把兩人當空氣。
呂調陽搖了搖頭:“隆慶三年的年賬這時都沒稽核,這稽核司的人,也太懈怠了。”
張居正氣得臉色微青。
“原來是貴州布政司,難怪他們被刁難。”方逢時搖了搖頭。
呂調陽轉過頭來好奇地問道:“難道還有什麼說法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