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看著這幾位意氣風發,滿臉慨然的後生晚輩,心裡即激動,又有些擔憂。
你們以為先皇去了,新皇仁善,就可以肆意著來?
還有位太子啊!
這位更不好對付!
沉默一會,高拱又揮揮手,說道:“好了,此事先說到這裡。”
等大家冷靜下來,高拱繼續說道:“老夫去信,相邀虞坡公(楊博)出山,他婉言拒絕了。說他年事已高,又遍歷九邊,飽受寒暑之苦,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只想在家中養病。
唉,既如此,老夫也不強求。不過其他暫避原籍的鄉黨,老夫也都一一去信。其中鳳磐(張四維)欣然回信,願再次出山,為朝廷效力。
老夫也準備上疏,請皇上召鳳磐回京,補入都察院。”
王遴突然開口道:“新鄭公,此前嚴黨橫行,朝綱不振,關鍵在於言道堵塞。現在新鄭公你回來了,應該上疏,廣開言路.”
高拱眼睛微微一眯,聽出王遴話裡的意思。
自己和王遴,做過十幾年翰林,又主持過幾次鄉試會試,別的不多,門生特別多。這些人資歷淺,官階不高,一時半會還派不上大用場,完全可以全部塞進都察院裡,充任七八品的監察御史。
一旦有事,只需自己振臂一呼,這些門生御史就會一湧而上,行使御史風聞彈劾的權力,把政敵活活彈死。
為楊繼盛平反,就是一次大好機會。
為楊繼盛平反,是眾望所歸的事,自己一黨搶先上疏,抓到主動權,引領天下大勢,逼得皇上和太子下詔為楊繼盛平反。
平了反,自己一黨就可以繼續跟進,藉此追究嚴黨罪責,把安居在原籍養老的嚴嵩老不死的一拍子打死。
到那時,自己一黨就會名聲大振,成為士林儒生們崇敬的領軍人物。再挾大勢,追查嚴黨,去皮見骨,追查到胡宗憲等人頭上,即剪除太子羽翼,又能報當年山西大案之仇。
想如此這般,就得先做準備,開始往都察院裡塞人。
高拱捋著鬍鬚點點頭:“繼津此言甚是,老夫銘記在心,即可操辦。”
第二日,有一人登門拜訪高府,正是工部尚書葛守禮。
“與川兄,請你過府,有要事相商。”高拱把葛守禮請到書房,坐下請茶後,開門見山。
“新鄭公但說無妨。”葛守禮端著茶,澹然答道。
“此次回家,蒙上恩典,出掌戶部。說實話,老夫確有遺憾。但遺憾是遺憾,老夫性子還是要做事的人。既然回了京,就要好好地做出一番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