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戀愛粗神經:南小姐pick我> 第四十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2 / 2)

茉莉香片、心經、封鎖、玻璃瓦、金鎖記、連環套這幾篇我並不想一一述說......都是一些悲哀的小人物在底層的苦苦掙扎,其間避免不了自負、父母干涉婚姻,到哪都躲不了封建古板閉塞的思想。積鬱成疾,胸中舒坦不得,變得瘋狂,顛痴,刻薄呆板,失去人性,如一具行屍走肉。恐自己墮落不行,還要牽帶旁人一起,真正應了那句“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當中最令我記憶尤深的還當是那篇“傾城之戀”。流蘇跟範柳園因香港的陷落最終才走到一起,一個大都市的傾覆,驚天動地的改革......但流蘇並沒有接收到那種革命精神變成革命武士,她依舊只是個有著自己小算盤的小女人而已。起初的自命不凡,後期的落魄不堪。就像折了一隻翅膀的老鷹,遇到一個好心的獵人,經過了重重糾結與選擇,獵人最終還是決定收養它,但卻加固了鳥籠,讓這這隻老鷹的另一隻翅膀也日漸萎縮,再也飛不回來。

當中範柳元對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解釋讓我耳目一新,為之一震。

是呀,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但唯有感情一事,直教人肝腸寸斷,嘔心瀝血而不得之。處理起來費心費力,傷神刺腦,頭痛欲裂。

所謂的山盟海誓,在生死麵前渺小的一文不值,只似滄海中的一粟,浪花尖上的泡沫,不堪一擊。但掉轉回來,愛情也不是生死可比擬,它的浩瀚,同樣能震破天地......

與我而言,對張愛玲這個女子不甚瞭解,只知道她是一位巨人,一位站在文學巔峰上的奇女子。

她的書我只看過一本,但只這一本,卻讓我對她痴迷不已,下定決心要把剩下的都看完。夏志清教授說得真對,在意向的運用上,在人生觀察和深刻透徹方面,實在不能與張愛玲相比。

我最佩服她的一點就是她能夠把本是庸俗汙穢的故事寫得大方得體。不知是文風還是文筆哪項佔了重中之重,總之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悲哀愛情史中的一股清流。

文中可悲可恨可憐之人,在張愛玲的筆下十分鮮活,大抵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透過她的筆,我彷彿能聽到那群可恨之人心底深處的孤獨絕望的吶喊,聲音悽切悲婉。讓我有深深的窒息感,感覺一口氣喘不過來又咽不下去,堵在嗓子眼裡,憋得難受。

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有著不同的愛情色彩。現代愛情是濃妝豔抹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花了妝,眼影睫毛膏糊的滿臉都是,讓人看起來又可笑又滑稽。古代的愛情如剛出閣的女子,嬌羞矜持中又帶著滿滿的好奇與期待。但民國時期的愛情,動盪、喧囂、令人扼腕嘆息。女子正從低眉開始往下巴上抬轉變,開始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褪掉沉重封鎖的外套,著一件輕盈薄紗,在自由的空地上旋轉。

只是這片空地終究還只是處在開墾階段,一不小心,濺了一身的泥不說,還可能深深地嵌在泥坑裡,叫你動彈不得,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最終只得垂下黯淡空洞的雙眼,絕望地泯滅在塵土裡,翻不得身。

不過,說到底,命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選擇權還是自己的。也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困難選擇症,只是程度深淺的問題。當站在十字路口需要抉擇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心煩意亂,不知道何去何從,恐有出錯,抱憾終身。

作為女人,在愛情面前是十分自私的,容易動心,容易深陷其中,那些可悲的女人們竟妄想用婚姻來捆綁住自己的男人,可笑可笑,讓我不禁想要嘲笑起她們的愚蠢來。但另一方面,我又能深深地體會到她們的無奈,透徹心扉地感受到她們的心酸。她們的愚蠢是建立在時代背景的無奈上,黃昏之下,她們的背影是如此的孤單落寞,讓人心生寒意......

其實南遙知道自己早就放下了加侖,他不過是自己青春的回憶罷了,她所喜歡的,是她記憶裡的,她所幻想出來的加侖。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傾城之戀》給了她很大的啟發,她想著,自己也許也可以給加侖寫封信,但不是這個時候寄給他。最好可以30年後再寄給他,因為那個時候,物是人非,大家都老了,回憶起青春時的悸動,往往更能觸動心絃。

南遙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到底可不可靠,但是她現在真的超級想做這件事。她想起來在微博上看到過有個很火的書店叫“天空之城”,據說可以幫你寄信給未來的自己或者他人。

南遙想給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份珍貴的記錄,哪怕到時候信無法成功地寄到加侖的手裡,這封信對她來說,也是一筆寶藏,她留給自己的一份珍貴的寶藏。

人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個時段總得給自己留下點什麼,哪怕只是輕輕地一抹痕跡,但至少證明自己曾努力地讓自己存在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