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2) (1 / 2)

橄欖核、核桃、杏核、桃核皆為揚棄之物,核雕堪為化腐朽為神奇之工藝品,凡核或橢圓或扁圓,又以山核桃最為皺脊錯綜詭雜,因此核雕的造型佈局皆比平面雕刻艱難十倍。

果核,在一般人的眼裡,是品嚐鮮果後的棄物,可這一枚枚小小的果核(桃核、杏核、橄欖核)到了微雕師的手中,就會化腐朽為神奇。

古代,我國南方的微雕工藝一向有特色。特別在江浙地區,傳統手藝一直注重精巧雅緻,微中見宏,尺幅之間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種種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樣的工藝巧作中,一種用果核雕刻的藝術可謂在中國工藝的藝術長河中獨樹一幟。

明清時期,我國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製作卻搞得生氣勃勃,富於創造性。

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欖核雕刻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品種,其作品的構思和雕刻都達到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被人稱作是“微雕神技,藝術奇葩”。

明、清兩代這種核雕的微雕藝術堪稱一絕,當時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瓏的核雕藝術品就是當時人們蒐羅的熱門之一。

據瞭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都是桃核與杏核,未曾見到當時用橄欖核或胡桃核等進行雕刻的物品。

據現存世的核雕來看,明代以後到了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明代的桃核、杏核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

小小核雕作為一種垂掛在衣帶、紈扇或是繡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一方面也可玩賞。後來至清代中期開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為墜物裝飾和點綴了,許多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藝品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裡摩挲把玩。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核雕也不例外。無論是大師,還是初學者,都要有一套好的工具才行,我們就說說核雕工具吧。

小核由於尺寸小對雕刻師傅的刀工靈活度及視力要求較高,不好拿也不好雕,能創作的基本也是微雕界的佼佼者,年齡越大越沒法雕,視力不行了,也產生很多孤品。

產地的橄欖核一棵樹上面是三花的,下樹的一般都是三花核!而一棵樹上面有四花的,一般都是四化核!至於價格四花比三花價格差那麼多,大家可要細細斟酌了!還有從結構上面講四花沒三花核穩定,四花核更容易開裂,三角結構想必大家都瞭解吧!

說了那麼多,也是希望大家合理的去看待核雕,希望核雕能長久穩定的發展,讓大家多瞭解核雕,懂核從而愛核,收藏好的核雕作品!不能盲目跟風,在以後的收藏中多看工,多瞭解核雕作品的韻味和雕刻師賦予核雕的靈魂!

橄欖核如果盤玩不會玉化包漿,你還會喜歡嗎?

橄欖核原核本身是亞熱帶喬木生長在一層包衣裡的樹籽。現在正是收核的黃金季節,產自廣東、廣西的每個山頭的野生橄欖,或多或少都有密度和油性等方面的一些差異,但是說簡單點都木質結構,只要合適的盤玩方式都能玩出完美的玉化和包漿。

烏橄欖逐年被商家哄炒價格,動輒幾千元一斤的高價,讓我們望而卻步。都知道,烏橄欖之所以被喜愛,緣於其密度大、油性足、可塑性強,包漿後玉石般變化。如果他和其他普通木頭一樣,雕刻師早就選花梨、紫檀、樟木、黃楊等材質,而且便宜還沒有尺寸厚度的苛刻雕刻要求。

想了解烏橄欖怎麼生長,如何收穫的朋友們,可以看看之前整理的帖子

資料化的時代,固化我們的思維,忘記超強的本能l

核和人一樣,在北方容易脫水,多上點油,南方可以適當少點。自己盤玩,每一天都會有變化,核本身,氣候,溫差等,核是否乾燥或表面油膩,很容易辨別吧。

簡單口訣:核幹須上油,均勻盤吸收;表面油膩接著揉,接觸體溫變通透,已然包漿隨你咯!(迴圈重複)

如果你還有疑惑,可以找我,我們一同分享下盤玩包漿過程中的心得和經驗。

三.濃縮是精華,須彌芥子,核中乾坤

小小的果核,小小的刻刀,才有微雕技藝傳承至今。

大夥每年應該都會出去旅遊,看過大雄寶殿的佛像,景區山岩上的浮雕石壁畫,給人感覺莊嚴肅穆,很有藝術感。

烏橄欖強大的可塑性,加上鬼斧神工的微雕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方便我們可以隨身佩戴,這就是微雕技藝下的串串文化。

核雕的製作與其它的雕刻手法基本雷同,首先要精於選料,因烏橄欖品種繁多,須根據其大小、形狀、顏色進行分類,一般以粒大、核厚、色紅,飽滿為佳;然後是設計,需根據核的形狀進行構思,並將需刻劃的形象在核上勾勒;其三是定形,即根據勾勒的圖案打坯,即初步加工;其四是粗刻,即對整件作品的細部進行刻劃;第五為細刻,即對雕刻好的作品進行細部完善,特別是對人物的臉部、手部等重要部位作調整,使之更加生動;第六打磨,一般以粗細砂紙打磨作品,使之光潔細膩;第七是拋光,布輪拋光後的核雕作品細膩、潤滑而富有手感。

如果雕刻羅漢頭這類常規作品,胸有成竹則無需在核上勾畫草圖,自殷根福始就形成了五刀“定位”的技藝,一直流傳至今,即鼻頭一刀,眼睛二刀,耳朵兩刀,關鍵是下刀部位要準確。誠然,同樣是雕刻羅漢頭,其形象刻劃也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別。

核雕製作工具有鑿子、銼刀、扶鑽三類。鑿子有圓鑿、線鑿、平鑿等多種,需自行製作,才能得心應手。

圓鑿,快口呈圓弧狀,有大小之分,大圓鑿可用來雕毛坯,小圓鑿既可在核體較小的原料上履行代替大圓鑿的功能,又能往深處挖,特別是透雕,往往需要用小圓鑿來處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