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八十章 花絲鑲嵌(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章 花絲鑲嵌(3) (1 / 2)

掐絲燒畫琺琅是“卡克圖”工藝品的一大特徵,畫琺琅更是卡克圖的點睛之筆,畫琺琅其實就是西方的繪畫畫到器物上,可以像工筆畫一樣有層次。

接到訂單,工匠們會全力完成。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拖單情況,那沒辦法,只能做了多少就交多少件了。

不過,我們會把剩下的活兒做完,因為花絲鑲嵌工藝是藝術品,做出來後,即使錯過了客戶交單時間,但它依然有收藏價值。

更重要的是,一件作品從設計到最終產品,付出了我們工匠的心血,我希望保留一件,為以後做個模子。很多作品,我們都是做兩件,給自己留一件。這也是我們花絲鑲嵌製作工藝的傳統吧。

藍桉看今天喝茶的杯子,每個都配了一個銀製杯託,仔細觀察的話,它們的杯柄顏色是不同的,這樣續茶時,一眼就可看出來,不至於搞混。

這個靈感來自於我前些年接待一位外賓,他來看作品,中間喝茶,盛滿熱茶的玻璃杯很燙,更糟糕的是,客人隨手一放,再取時,忘記了這是誰的杯子。有了杯託,就可以避免這種尷尬了。

有句話說,幾乎每一種金屬被第一次發現時,它的最早功能就是裝飾人體。花絲鑲嵌製作工藝要服務我們的生活。除了你們看到的這種銀製杯託外,我們還開發了一系列胸針飾品,都是一些小東西,但很精緻,很貼近生活。

花絲鑲嵌,基於金屬和寶石,但是它的價格卻比金銀珠寶的價格昂貴得多,因為它不光凝聚了匠人的心血,還對加工過程中的工藝要求十分嚴格,所以才製作出非常精緻氣派,值得傳承的掐絲作品。

下面咱們說說掐絲工藝“以金為線,巧手編繪”。想要製成一件花絲成品,還得掌握如鍍金、熔金、鑄金、等工藝。將金銀拉成0.15mm,甚至0.05mm的細絲,再用扭、填、攢、焊、堆、壘、織、編、穿等行話叫掐絲、弓絲、瓦絲、編小辮兒、填娟頭兒(填上圖案),透過層層工藝,才能製作成首飾或擺件。

工具涵蓋剪子、錘子、鑷子、銼刀等,因為這是一門細節至上的手藝,只有靜下來才能做到完美。與工業化流水生產方式不同,是貨真價實的高階定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技藝的關注熱情越來越高。花絲鑲嵌不再是獨屬皇家、“土豪”的奢侈品。

如上圖戒指,用花絲做指環,讓淡青的綠松石貔貅不再單調,增了一分貴氣,緩了一分突兀。

銅作為一種硬度低、韌性好的金屬,成為民間花絲鑲嵌愛好者的青睞物件,棕熊牙配上銅質花絲,有著宗教的神秘感,彷彿自然與工業文明相互交融,也有禁錮、征服之感。

成品內容也不再侷限於宮廷頭飾、指甲套、手鐲、器具,發展到各色配飾,所襯主體也擴大到紅寶石、黃寶石、水晶等各色文玩。可以說,深入到尋常百姓家,每一個文玩愛好者,都能拿到一件花絲鑲嵌的“高定”。以上成品均來自民間網友製作,古樸而有格調。

不光在中國國內備受矚目,在國際時裝週中,也能找到花絲鑲嵌的元素。如著名女設計師郭培在2016秋冬巴黎高階定製釋出會上釋出的作

這款修身禮服,從頭飾到墊肩、從上身牽線到裙襬邊沿,出去大部分的蕾絲,還有花絲鑲嵌點綴其中,金屬感強,模特的整體氣質高貴甚至孤傲。

神奇之絲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了萬曆皇帝的金冠。金冠重826克,由518根直徑0.2毫米的金絲編織而成,孔眼勻稱,外表光亮,沒有任何接頭痕跡。

冠上鑲嵌二龍戲珠,姿態生動,龍身細鱗也是金絲掐成。製造這個金冠的工藝叫作花絲鑲嵌,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由於所用材料都是金銀珠寶等珍奇之物,所以歷來為皇家所專享。

花絲鑲嵌的花絲由於級別不同,所使用的絲也有銀絲、金絲之分。基本的準備工作從將條狀的金銀拉制成細絲開始。手工拉絲是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也叫拔絲。

專用的拉絲工具叫拉絲板,上面由粗到細排列著40~50個不同直徑的眼孔,最小的細過髮絲。在將粗絲拉細的過程中,粗絲必須由大到小依次透過每個眼孔,不能跳過。

有時,要想拉制成所需要的細絲,必須經過十幾次拉制過程。拉絲靠的是手上的力氣,所以幾乎全部由男性完成。

從拉絲板中拉出來的單根絲還僅僅是“素絲”。素絲表面光滑,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搓製成為各種帶花紋的絲才可以使用,“花絲”之名由此而來。

最常見、最簡單也最基本的花絲,是由2―3根素絲搓成的樣式,更復雜的還有拱線、竹節絲、螺絲、碼絲、麥穗絲、鳳眼絲、麻花絲、小辮絲等林林總總近20種,分別應用於各類產品的創作中。

花絲鑲嵌由於用料珍奇,價值昂貴,歷史上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純金絲製成的首飾、陳設以及一些實用器物在宮廷都很常見,只是到了近代,花絲鑲嵌才從宮廷進入民間。今天,作為一種宮廷工藝的延續,純金花絲的作品已不多見,更多的是銀絲製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