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七十七章 鋦瓷(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七章 鋦瓷(3) (1 / 3)

古代民風樸素,以節儉為傳統美德的時代,若是餐具出現裂痕不忍丟棄,或不慎打破傳家之寶,或有紀念性的陶瓷器,請補瓷匠補瓷。

經過鋦瓷修補過後的瓷器,滴水不漏。當然在過去,鋦瓷不僅僅是為了修復瓷器了,鋦瓷本身就是一種裝飾。

由於現代化制瓷業的快速發展,瓷器壞了,扔了,再買新的,一般不會去鋦補修復,使得民間普通的鋦活手藝無活可做,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記得小時候還經常能在在大街上聽見“鋦鍋鋦碗鋦大缸”這樣很奇怪的外地口音吆喝聲,到現在幾乎消失。

自從有了“鋦活秀“,鋦瓷行當在古董、古玩行裡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動修補而轉為主動作秀,由單一的鋦補轉為鋦補修復,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風格特異。

藝術魅力獨特的一門絕活技藝,成為古董、古玩行裡古舊老瓷器作秀的一門專業行當,行活,作秀鋦匠的名聲也隨之大振。

然而,隨著歷史的改變,戰爭的硝煙四起,到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原有的傳統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瓷器壞掉了再買新的,沒人再造訪鋦瓷這舊行當。

“鋦”者,系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也稱“鋦子”。在以前,鋦匠曾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職業,主要是鋦盆、鋦缸、鋦甕、鋦鍋、鋦碗、鋦茶壺、鋦罐子等,只要是家裡能鋦的,鋦匠都鋦。

“鋦活”也分粗細,平常老百姓家鋦個鍋碗瓢盆屬於“粗活”,“細活”指的就是“鋦活秀”。鋦匠從歷史的長河中漸行漸近的走來,又默默地漸行漸遠。

走進威海陶瓷廠的吉呈軒民間技藝館內,46歲的耿海勝手握釘錘,小心翼翼地鏨刻著一隻蝴蝶鋦釘。

耿海勝16歲開始學藝,他說,鋦瓷大致可分為5道工序:找碴、捧瓷、打孔、上釘、密縫。清洗破損處的灰塵,根據破損情況捆繩固定,之後製作鋦子,再鑽孔、打鋦子。除了清洗,其餘每道工序都需要技術。

在他的面前,是一個高約40厘米的名家書法瓷器,瓷器口在燒製的過程中產生了裂變,造成了一個小殘缺,按照瓷瓶上的蘭花圖案和詩句意境,耿海勝決定做一個特殊的蝴蝶鋦釘。

構圖、晾制、雕刻,裁剪,鑲鋦釘.....每一道工序的反反覆覆,屋角老舊的座鐘在滴答作響,幾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鋦好後的金色蝴蝶活靈活現,就像停在瓷瓶上小憩,不僅彌補了原來的缺陷,更為瓷器增色不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高,藝術性和個性化的東西漸受追捧,耿海勝認為,私人定製將成為以後高階消費的主流。

而時下的古董收藏熱也讓彌縫補缺的鋦瓷技藝在文物修補方面大放異彩,鋦瓷由原來的“粗活”變成了“細活”。

在傳承老手藝的同時,耿海勝與時俱進,將現代人的實用需要和審美需求結合起來,尋找藝術上的巧妙裝點。

一個年歲久遠的茶壺一碎為二,龍身用了祥雲形狀的鋦釘,一隻祥龍騰雲踏霧,躍然眼前。

一件件受傷的瓷器,在耿海勝的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綻放藝術的魅力。

在鋦瓷技藝中,最為上乘的工藝是“膛內鋦”,顧名思義是在受損器物的肚子裡面打鋦子,從外表看上去,既沒有鋦子,又幾乎看不到裂痕。

“許多人怕手藝傳給徒弟,餓死師傅。我不一樣,我希望鋦器藝術能在這樣一個收藏的春天裡真正復興起來。手藝的傳承只靠一兩個人的努力遠遠不夠,希望對鋦瓷感興趣,並有志傳承這門老手藝的人一同努力挖掘和傳承這門手藝的精髓,讓鋦瓷這門古老而又傳統的手藝保留能夠下來。”耿海勝希望把鋦器藝術這門傳統工藝永遠地傳承下去。

吉呈軒民間技藝館是威海首家無門檻的手工技藝館,是用紅磚大瓦房的廠房改造而成,主要展示、傳承和傳播威海地區的鋦瓷、刺繡、手勾花等具有威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還可以實際操作學習,喜歡傳統技藝的各位看官可以過來“看看門道”。

一碎為二的瓷碗是如何修復到滴水不漏的呢?

1、找碴

找碴,對縫,對破損的瓷器恢復原狀,準備修補。

2、捧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