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一首詩經,字短情長,唱出了男子的思念與哀傷:煮料,染織,裁剪,縫製…曾經妻子製衣的身影還在眼前,而今物猶在,人已亡,睹物思人,淚千行。
用葛麻織布,以草木為染,在中華大地上,百姓以“草木染”製衣的生活方式,持續了幾千年。唐朝,草木染傳入日本,在日本經歷奈良、平安等時期,到了江戶時代,達到鼎盛。
進入明治時期,隨著西洋文化的影響,化學印染開始佔據主流,草木染技藝在日本,逐漸失傳。
當吉岡幸雄想起這些時,心裡頭總有說不出的難受。身為吉岡染司布染工坊的第五代傳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些古老的技藝和顏色,重回人們的世界。
年輕時的吉岡幸雄,跟多數人一樣,都想成為一位朝九晚五的白領。可惜剛過而立之年時,本該繼承家業的弟弟,突然離家出走,家族的事業,一下子落到了他身上。
吉岡的父親一生都在研究古老色彩。象徵高貴的帝王紫染藝,就是父親第一個復原的。吉岡原本以為,慢慢承襲父親的工藝,接受父親指導,自己不久就能熟悉起來。
然而,這復原之路並不簡單。而父親突然間的離世,對他來說,更是晴天霹靂。
“當時真覺得走不下去了。”戰鬥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立無援。從上陣父子兵,到一個人單槍匹馬衝鋒,吉岡有無數次想要放棄。
幸好身邊有這位印染師,福田傳士。自16歲起,福田就跟著吉岡的父親學習染藝,現在已經是工坊裡技藝精湛的師傅。父親去世後,福田不僅給予吉岡技術上的支援,更是像親人和朋友一樣守護在側。
後來,幫吉岡把“以古老工藝復原古老色彩”的想法轉為現實的,也是福田。
取法自然,純天然無汙染,是草木染的可貴之處,也是復原草木染最難的原因。
為此,吉岡幾乎查遍了日本古代所有關於草木染的記載,然後根據記載,去尋找植物、復原顏色。
有次,吉岡發現平安時代的法律《延喜式》裡,有一些相關紫色的記載,但那種名為紫根的植物,在日本已經少有人種植。吉岡只得登門拜訪農民,尋找願意重新種植紫根的人。一家家一戶戶走過去,終於有一個農民答應了他。
來年收穫了紫根,吉岡開始進行嘗試。將紫根搗碎,再放入清水裡,和著白布揉搓2個半小時…這些過程,全部要靠雙手完成,雖有古籍可考,但今天的氣候早已和古時不同,而一丁點的時間和溫度的變化,都會影響著最後的成色,因此吉岡只能根據實際條件,多次試驗。
與植物打交道中,吉岡明白,這些大自然饋贈的色彩,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源氏物語》裡那些嬌俏可愛的小姐,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唯有一身草木染華服,才能與他們相配。於是,還原《源氏物語》中提及的多種顏色,就此開啟。
其中源於紅花的茜素紅,在如今日本也少有人種植,而且,要提煉一桶紅色顏料,至少要二十幾公斤的花瓣。
日本當地的供給量遠遠不夠,為了產出最上乘的顏色,吉岡親訪中國,最後在四川,找到了穩定的供應商。存在於古老典籍中的色彩,就這樣被吉岡一點點還原出來。
他將之印染於衣物,穿於身上,將之印染於和紙,經幡,伎樂衣裝,將之,服務於信仰。靜靜地坐在那裡,看著這些自然色彩隨風飄動,浮躁的心,慢慢變得寧靜。
仿若置身田野,春的綠,夏的藍,秋的黃,冬的白,空氣中全是植物純淨的氣息。可惜祖先的智慧,總是被當今的我們忘記。不僅在日本,在發源地中國,草木染工藝,至今也幾近消失。
“草木染的技藝,不該就這麼沒了。”吉岡經營自己染司的同時,又獨自創辦了一家“紫紅”出版社,專門出版各類與日本傳統文化相關書籍,其中色彩紡織的書佔了多數。
漸漸的有446種失傳的古老顏色,被吉岡還原,並且一一記在書中。還原色彩,國寶修復,開辦展覽,雖然現在生活忙碌,但吉岡依舊會到大自然去,仔細觀察身邊的植物。
一朵盛開的葫蘆花,伴隨微風,輕輕搖晃,它來自自然,最終也會迴歸自然。草木染也是利用同種智慧,是人與自然的良性迴圈。
藉助草木的力量,順應四時變化,依照時令做事,用等待和專注,與自然和諧相處。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