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六十九章 汝瓷(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汝瓷(2) (1 / 2)

世界上有難度的事情不少,可是經過努力,很多都被人類幹成了:比如修建萬里長城(秦人藉助前朝其他六國的城牆)只用不到十年的時間便完工了。

比如登月,美國1776年建國,到1969年登月成功,也只是用了193年的時間;自1742年,哥德巴赫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到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的成立,前後也是隻用了224年的時間。

中國瓷器業有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那就是仿照汝瓷,汝瓷的製作時間,可以追溯到唐代,可是興盛發展階段,卻在宋徽宗當政的1082年到1135年之間。

這一年夏日,宋徽宗高堂春睡,外面雨過天青,宋徽宗出得高堂,他瞧著外面水洗一樣的青色天空,不由得心曠神怡,於是他給汝窯燒瓷的工匠傳下一道聖旨:“雨過天晴雲**,這般顏色做將來。”

天青色的汝瓷,真的很難做,但是給皇帝做瓷,不管是多麼難,都得做。“造(汝窯)天青釉難,難於上青天”經過工匠們千辛萬苦的努力,汝窯天青瓷器還是做了出來。

靖康之難的時候,金兵大舉入侵,原本窯火不熄的汝窯工匠們走的走,逃得逃,沒走沒逃的全都成了金兵的刀下之鬼。

汝窯精美的汝瓷打碎一件少一件,這些精美絕倫的汝瓷基本消失的時候,後世的皇帝,這才知道,想要在復現天青色的汝窯,已經是非常必須的事兒了。

不管是元朝的皇帝,還是明朝的皇帝們,他們都心存不甘,他們就給瓷工下嚴旨,必須要復原出雨過天青之色的汝窯。

於是,元明兩代的官府,他們都在汝州重建了更大,更多的窯口,然後就開始招募那些技術精湛的瓷工,可是這些瓷工一干活,主持官窯復燒汝瓷的官員們,全都傻眼了,這些工匠全都不成,從唐朝到宋朝積累出來的燒製天青瓷器的技術,因為戰亂,已經斷代了。

到了清朝的時候,乾隆爺偏偏就不信邪,他傳下聖旨,一定要在汝州修窯燒瓷,復現傳說中的“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絕世汝瓷。

可是一番努力之下,最終燒出的汝窯不是色不正,就是形不整,反正怎麼看,都是一個歪剌貨。乾隆爺失敗了,接下來還有更勇敢的人,1938至1941年,民國大資本家李紹初,下定決心,他在汝州蟒川嚴和店開始仿照汝瓷,可是結果也是失敗。

隨著春雷一聲響,全國解、放了,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可是新、中、國建立後,數一數目前陳列在世界、以及中、國的各大博物館的真汝瓷,一共為六十七件半。

過去的汝瓷,全都是帝王將相,已經士紳富豪的專屬奢侈品,現在新社會,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理應復現汝窯,生產出精美的汝瓷,供人民裝點生活,供大眾日常的生活所需之用。

隨後,汝州市政府在上級領、導的指示下,成立了仿製汝窯的窯口,參與攻關的人員,全都清朝民國曾經燒製和研究過汝瓷的匠人的後代。

可是這些匠人,再加上瓷器工程師,還有最新的檢測儀器,他們生產出的汝瓷,還是與宋朝傳下來的汝瓷,有很大的色差,為什麼1000多年來,汝瓷就無法復現出原來的顏色和神采呢?

汝瓷的燒製複雜,共約七十二道工序,比如胎土淘洗,釉料配方,匣缽選擇,窯爐溫度等方面,差了一點,就無法復現汝瓷的天青之色。

釉料配方已經失傳。不僅汝瓷的釉料配方已經失傳,科研人員還在打碎的汝瓷瓷片中,還化驗到了瑪瑙的成分(恐怕還有其他沒有化驗出來的礦物質成分)。

汝州本地在宋朝的時候,就有瑪瑙礦,估計往當時汝瓷中新增的瑪瑙資源已經枯竭,沒有了最初配方中的瑪瑙成分,想要燒出天青瓷,估計難比登天。

經過現代燒瓷人的不斷努力,天青瓷已經被燒了出來。這種天青瓷雖然顏色比不了宋朝天青瓷的通透,靈動和正宗,雖然不能說仿製成功,但也可以說有小半的相似了。

我考古工作者在汝州寶豐清涼寺發現了屬於宋代的真正的汝窯窯址,一名專家,還在古窯窯址旁邊,出土了七件被當年的窯工埋在土坑之中的七件汝瓷。

這七件汝瓷有六件都是天青瓷,竟有一樣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在汝瓷界流行這樣一句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

也就是說:經過現代技術的分析,在加上窯工們的努力,現代人只是一小部分仿製成功了天青瓷,而天青瓷中的“異變”天藍瓷,如何製作,卻連個門都沒有摸到!

汝瓷,河南省汝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汝瓷,始燒於唐朝中期,盛名於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產於汝州市而得名,形成過“汝河兩岸百里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

另外,汝瓷的審美還包括香灰胎,只有汝州本地的瓷土和失傳的配方,配合相應的燒成溫度,才有這個效果。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首,因產於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

汝窯,這兩年猶如茶器市場的一場海嘯,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得而幸之。可以說,汝窯是臺灣文創概念在中國大陸最成功的一次營銷,也帶動了茶器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期,對此我深感佩服,但汝窯市場光鮮亮麗背後的真相,卻令人觸目驚心。

現在市場上所有的汝窯,都不是瓷器,這也是他們為什麼不敢稱自己為汝瓷,而只說是汝窯的原因。

瓷器在燒製溫度上是有嚴格標準的,一般在一千兩百八十度以上,才能稱之為瓷。而現在市場上所有銷售的汝窯器具,燒製溫度都在一千兩百度左右甚至更低,只能稱之為高溫陶或者炻器。

溫度低除了和瓷的物理特性有差別外,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約成本。瓷器的燒製,溫度越高,變化越大,成品率就越低,所以,汝窯往往用低溫燒製。

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做將來。二零一二年,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二點三億成交,讓汝瓷這一傳奇國寶家喻戶曉。但,臺灣人聰明地打起了汝窯這個概念,而回避了汝瓷這個核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