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時在大片的正暈花紋中,有意識地穿插一點反暈的小花紋,可以起到“平中求奇”的變化效果。一般說來,除特殊情況、特殊需要外,都是運用正暈表現為主,反暈只是作為陪襯和點綴而已。
如果不恰當地運用了反暈,藝人則叫它為“海絞”。海絞的意思,就是不合法度的暈法,它在色彩的整體效果上是起破壞作用的。
色暈也叫做“潤色”(簡稱之為“潤”),分“兩潤色”和“三潤色”兩種。兩暈色(兩潤):深、淺紅;葵黃、綠;玉白、藍;古銅、紫;羽灰、藍;三暈色(三潤):水紅、銀紅配大紅;葵黃、廣綠配石青;藕荷、青蓮配紫醬;玉白、古月配寶藍;秋香、古銅配鼻菸;銀灰、瓦灰配鴿灰;棗醬、葡灰配古銅;深、淺古銅配藏駝。這雖是一個不完全的材料,卻是雲錦織造配色在長期的實踐中,錘鍊出來的規律和經驗。
色暈的口訣有多少,時間已久,無法查考。過去師傅傳徒弟,總要留一手看家本領。代代相傳,各留一手,到後來就所剩無幾了。
雲錦使用的色彩,名目非常豐富。如把明、清兩代江寧官辦織局使用的色彩名目,從有關的檔案材料中去發掘,再結合傳世的實物材料去對照鑑別,可整理出一份名目極為豐富並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雲錦配色色譜來。清朝末年以後,民間雲錦織造業常用的色彩約有數十種。
赤橙色系
屬於赤色和橙色系統的有大紅、正紅、硃紅、銀紅、水紅、粉紅、南紅、桃紅、柿紅、妃紅、印紅、蜜紅、豆灰、珊瑚、紅醬等。
黃綠色系
屬於黃色和綠色系統的有正黃、明黃、槐黃、金黃、葵黃、杏黃、鵝黃、沉香、香色、古銅、慄殼、鼻菸、藏駝、廣綠、油綠、芽綠、松綠、果綠、墨綠、秋香等。
青紫色系
屬於青色和紫色系統的有海藍、寶藍、品藍、翠藍、孔雀藍、藏青、蟹青、石青、古月、正月、皎月、湖色、鐵灰、瓦灰、銀灰、鴿灰、葡灰、藕荷、青蓮、紫醬、蘆醬、棗醬、京醬、墨醬等。
雲錦圖案常用的圖案格式有:“團花”、“散花”、“滿花”、“纏枝”、“串枝”、“折枝”、“錦群”幾種。
“團花”,就是圓形的團紋,民間機坊的術語叫它為“光”。
如四則花紋單位的團花圖案,就叫“四則光”;二則單位的,叫“二則光”。團花圖案,一般是用於衣料的設計上。
在庫緞和織金緞上設計團花紋樣,是按織料的門幅寬度和團花則數的多少進行佈局。則數少,團紋就大;則數多,團紋就小。團花的則數,有以下幾種規格:
一則團花:直徑4046.6厘米。
二則團花:直徑22.624.6厘米。也有直徑16.6518.3厘米的,是作“風帽”用的,早已不織。
三則團花:直徑13.315.3厘米。
四則團花:直徑12.6514厘米。
五則團花:直徑10.6510.8厘米。
六則團花:直徑7.89.3厘米。
八則團花:直徑厘米。
團花紋樣,有帶邊的和不帶邊的兩種。帶邊的團花,要求中心花紋與邊紋有適度的間距,並有粗細的區別,以使中心主花突出,達到賓主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
團花的組合方法主要有:“車轉法”、“二合法”、“四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