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古扇,兩種畫面,清風襲來,暗香浮動。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杜甫《秋興八首》
古人制扇,已有千年。《古今注》裡說,舜帝做五明扇,兩扇合一,形狀像開闔之門,作為天子貴族出行的儀仗,用來納涼遮塵。
周朝時,障扇儀仗可知尊卑:
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到了戰國時期,羽扇也流傳開來,宋玉曾以鶴尾做扇,比諸葛亮的羽扇綸巾,早了快五百年。
宋起,摺扇開始流行,扇面的圖案愈加豐富,做扇材質也更加多樣,別於腰上,頗為風雅,摺扇開合之間,讓持扇人氣宇不凡。扇的演進,也是古人禮儀文化的演進。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製功。
颯如鬆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引秋生手裡,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鬚翁。
白居易《白羽扇》
做扇需大巧,
寸寸雕琢,
能為器用,
更要能欣賞雅玩,
骨、柄、面、墜,
詩、書、字、畫,
扇的藝術,
每一處都是學問。
用料
《長物志》有云,
扇,羽扇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