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桉疑惑地問,“什麼是上山?”
香葉朝一蓬蓬堆起的稻草垛努努嘴,原來用稻草“搭山”,是為了好讓蠶寶寶“上山”結繭。
上山後的蠶寶寶吐絲把自己包裹,蠶繭晶瑩剔透。蠶寶寶每次睡眠的時間大約需要一天,三眠之後再經過五六天的餵養,就是寶寶最後一次蛻皮,稱為“大眠”。
而蠶寶寶一生要蛻四次皮,每蛻一次皮都叫“眠”。蠶在眠時不吃不動,表面就像睡眠一樣,實際是在蛻掉舊皮,換上新皮後好繼續生長。
現在蠶寶寶在搭建好的空間裡尋找自己的位置。這時的蠶寶寶背脊亮晶晶,身體透明發黃,就表示它要吐絲結繭了,上山大約兩天後才能結成一個完整的繭,並在繭中蛻變成蛹。
藍桉看著養蠶室裡僱傭的女人們都忙忙碌碌,不僅感慨養蠶是個階段性、高強度的活兒,她們要付出比平常農活強度高几倍的辛苦和汗水,更需要蠶農細緻入微的照顧。
正出神間,邱大姐揹著一籮筐桑葉進來,“藍姐,我按照你的吩咐,把田裡成熟的桑葚大多都採下來了,就留了幾枝您說要自己吃的,水果批發站的人答應下午就開車過來收購。”
藍香葉點點頭,“好的,辛苦邱大姐了。藍桉,我們去桑樹田裡轉轉吧!”
兩人才走到田壟旁邊,就看見大片大片的桑葚田枝繁葉茂,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美不勝收。
桑樹對南方農民來說就是寶樹,桑樹的葉子可以餵養蠶寶寶,而桑葚則可以採摘銷售,且價格不菲。
這個時節的桑葚已經完全成熟,田裡隨處可見沒來得及採摘的桑葚落在地裡,讓人看了有點心疼,這可都是美味啊。
而偌大的桑樹田裡還剩邊角的幾株還未採摘,紫紅紫紅的桑葚壓得枝頭沉甸甸的,甚是誘人,看得人直吞口水。
幾分鐘時間,藍桉就採摘了一揹簍,她和姑姑邊摘邊吃,甜甜的,把舌頭和嘴巴也染紫了。
藍桉順手摘了幾片桑葉放在揹簍裡,香葉不知何故,藍桉回答:“既然到桑樹田裡遊蕩一圈,就順便摘點桑葉帶回去給養蠶室的蠶寶寶吃啊。”
香葉笑了,“姑姑知道你想幫著分擔,可是採摘桑葉就是一門學問吶。每次採摘都必須是同一高度桑枝上的同一方位的桑葉,擺放桑葉必須得均勻,只有這樣蠶寶寶才會長得勻稱,不會出現生長期快慢不同的狀況。你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採回去的桑葉也沒法用的。”
藍桉大驚,“啊~竟會如此!沒想到,光是採摘桑葉都那麼講究啊!”
香葉見怪不怪,邊走邊唱:“桑是搖錢樹,蠶是聚寶盆。上半年靠蠶,下半年靠田。吃飯靠種田,用錢靠養蠶。蠶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蓬頭赤腳一個月,快快活活過一年。桑剪刮刮響,勿是肉來就是鯗……”
藍桉聽著朗朗上口的農諺,便也想起明朝朱逢生的《桐鄉夜織》:“桑拓綠陰肥,千樹翳夕霏。機聲交軋軋,燈火競輝輝。賈客留金去,兒郎出市歸,喜輸官賦足,誰復嘆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