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桉已經一個多星期沒有來分子料理店吃午飯了,子松也漸漸淡出了視線,夢詩的難過讓店長葉思芸看在眼裡,於是很善解人意的給夢詩放了一個星期的假,以示對夢詩這段時間出色工作的嘉獎。
夢詩心懷感激,她當即決定獨自去旅行,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給自己放空一下。可是她並不知去哪裡好,第二天清晨,她揹著十公斤重的揹包在Y市的長途車站轉悠了一圈,隨意上了一輛旅遊巴士。汽車從水泥公路駛到了佈滿灰塵的土路上,夢詩透過車窗看見路邊的一塊石頭上寫了四個字“茶馬古道”,忽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司機,麻煩你停下車。”夢詩選擇在這兒停車是因為看到了不遠處可以騎馬,她喜歡這樣完全隨性的旅行,這是獨屬於一個人的私奔。
山間鈴響馬幫來,在車輛如梭的當今,茶馬古道顯得更加寂靜,遠古飄來的茶草香氣已消散了。趕馬人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一條崎嶇綿延的茶馬古道,留印在路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訴說著千秋史話,閃爍著華夏榮光。前方几個牽馬的老漢熱情地招呼夢詩,“小妹,騎馬嗎?”夢詩猶疑了一下,看見老漢身後的十多匹馬裡,有一匹毛色鮮亮的棕色馬呼哧呼哧地出著白氣,馬糞混合著乾草的味道直嗆人鼻。旁邊三兩個旅客都坐上了馬,夢詩對騎馬喜歡得緊,也有點迫不及待了。談好價錢後,夢詩凝視著眼前的高頭大馬,心裡有些發怵,擔心會從馬的身上摔下來。牽馬的老伯好像看透了她的心思,笑眯眯地對她說:“這匹馬乖得很,不用怕。”
老伯耐心地指導夢詩騎馬地正確姿勢,夢詩站在馬左側肩膀前,面向馬的斜後方,左手將韁繩與馬鬃並在一起抓住,左腿蹬住馬鐙,同時右腳點地起跳,身姿輕巧地轉體上馬。夢詩輕輕坐在馬鞍上,挺直腰桿,目視前方,一身的淺藍牛仔,頭戴帽簷翹起來的圓帽,儼然專業的女騎士。老伯高喊一聲“走嘍!”馬兒便乖乖邁開步子,“咯噔咯噔”地走了。
夢詩剛開始還有點害怕,緊緊地拽著韁繩不放,後來就慢慢習慣了,棕色馬小跑起來一晃一晃地,她還覺得有趣,坐在高高的馬背上,耳邊掠過一陣陣涼風。遇到路上有坎時,馬兒突然向上一躍,夢詩身體下意識地向前傾,下坡又向後仰。漸漸地,夢詩完全掌握了騎馬的要領,向左轉拉左邊的韁繩,向右便拉右邊的,夢詩有些得意,撫了撫馬背上的毛髮,信馬由韁。
不一會兒,馬兒竟然停了下來,扭頭啃吃路邊的青草,夢詩發現這匹馬兒的眼睛跟周身一樣也是棕色的,目光如電、炯炯有神。馬兒吃了幾口又繼續向前跑,這次大約是有了動力,撒開四蹄向前飛奔,夢詩將兩隻腳貼在馬蹬上,用兩條腿夾住馬的肚子大聲喊:“駕!”馬跑得快極了,夢詩覺得腸子都快被顛出來,於是想停下來,就拉著韁繩喊“籲!”夢詩右腳脫鐙,平伸右腿從馬臀部上方跨過去,把韁繩還給牽馬的老伯。
烈日當空,夢詩看到不遠處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子,便想著去樹蔭下乘涼,走近了才發現,樹林的入口處立著一個石碑,石碑上刻著四個字“獨樹成林”。夢詩詫異地抬起頭,眼前是一棵古榕樹,有900多年的樹齡,樹幹中部平生的眾多氣根順樹而下,相互交纏,盤於根部。左右兩側的主枝上,有34條大小不等的氣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連的叢生狀支柱根,塑造出一樹多幹的成林景緻。榕樹高達50多米,樹幅面積2000多平方米,樹形奇特,枝葉繁茂,巨大的樹冠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幹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既像一道籬笆,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成為一大奇觀,打破了“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