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市錦榮街的一家店面裝修了整整一個月,今日終於掛上了招牌——食膳之家。丹硯看著嶄新的店面長長噓了一口氣,店裡的每一個角落無不是她用心設計的。
幾個月前,丹硯打定主意不去公司實習,而是利用自己的積蓄創業。丹硯先讓工人把店面破舊的外牆打通,鑲上一整面落地的鋼化玻璃,再在玻璃內側均勻的插上一整排細長的竹竿,竹竿與竹竿間的空隙讓陽光能夠從屋外照射進來,形成錯落的光影美感。店裡的一張張老榆木桌都是用風化過的木材,凹陷的木紋傾注著恬淡的古意。一盞盞藤編的燈飾高高低低地垂下來,斑駁的燈光投射到故意做舊的水泥牆上,十多根傾斜交錯的青竹佇立在牆邊,乍一看好像是真的竹林,再別出心裁地掛上幾個斗笠,還真會讓人產生幾個俠客隱藏在竹林深處的錯覺。前臺上用竹簾把大堂與廚房隔開,兩邊掛著古色古香的大紅燈籠,菜牌全是讓人專門用竹片雕刻的,再用麻繩穿了掛在牆上。
店裡的選單是丹硯斟酌了好幾個月的。在學校送餐兼職的時候,丹硯發現銷量好的餐館皆是歸功於那幾道人無我有的主打菜,再者就是價格便宜,因而食客絡繹不絕,還能做回頭客生意。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無論什麼年代都是有生意的,而當代人的飲食越發的注重健康養生,這是舌尖上的返璞歸真。而藥膳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充分發揮食療作用,色、香、味、形俱全,能滿足人們“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體得到滋補,疾病得到治療。所以藥膳不但是一門科學,更可以說是一門藝術。
“食膳之家”主要以提供養生菜為主,打造與環境相符合的健康養生飲食概念。選單以粥品最多,如銀耳粥、鮮藕粥、蓮米粥、芡實粥、胡桃粥、枸杞葉粥、豉粥、杏仁粥、黑豆粥、薏苡仁粥、白芷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棗粥、龍眼粥、沙參山楂粥、山楂薏苡仁粥等,“氣味輕清,香美適口”。中醫歷來就有“糜粥自養”之說,因而成為食治門中的主流。
亦有益脾胃的山藥茯苓包子,消食化積的山楂糕,烏髮生髮的黑芝麻山藥米糕,健脾利溼的芸豆卷,養生防病的茯苓夾餅,益氣養血的參棗米飯,補益氣血的八珍糕,甚至店裡賣的飲料都有食療的作用,荷葉茶和檸檬茶是減肥瘦身的,香附陳皮茯苓茶可以保肝益脾,西瓜汁和雪梨汁清熱解渴。
飯店還有一週就開張了,丹硯也沒閒著,正在後廚忙前忙後地培訓操作工。操作工的薪水只是廚師的一半,做的事卻不比廚師少,幾個操作工很滿意地認為這個薪水比他們之前工作的薪資要高,因為丹硯有秘密武器——全自動炒菜機器人,操作工的工作內容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即便沒有技能的員工也會操作,還保證了菜品質量的穩定性。
烹飪機器人會按照程式設定自動加食材、水、油和調料,操作工只要準備食材,並且等機器人炒的菜完成後,倒到準備好的盤子裡就可以了整個後廚都是自動化操作管理,就連洗菜、洗碗、切菜、包包子這類的活,丹硯也相應購買了機器。這樣前期的投入雖然大了點,之後每個月的薪資開銷卻能減少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