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太多人在看完之後,才來得及長長吐出一口氣來,然後兩兩相望,竟然想不到上一次這麼專注看電影是哪年哪月了。
“……我是在落幕之後,感受著腦子的缺氧,肌肉的麻痺,和時間的錯亂時,才意識到,哦,這部電影做到了一部商業片能做到的某一種極致——把你的一切都吸引在了座位原地。”
儘管暫時還沒有影評可以出去,包括很多暗示的話也都不適合說,但一些博主還是旁敲側擊地說了一些。
“怎麼說呢,看之前你已經在期待華麗無比的一次狂歡,但看了之後,你才發現,狂歡什麼的,太初級了。”
“是比《流浪地球》之於國產科幻片,還要來的更加誇張的一次躍進。”
“完全想不到,它會成熟到這樣一個地步。”
“不愧是季銘花了兩年多做出來的電影,提醒一下,《默》《流浪地球》《遇仙降》加一塊,也沒有花了他兩年多時間。”
“想看季銘演技大爆發的會失望,但想經歷一場神話盛宴的觀眾會非常滿足。”
“現實和神話被處理的妙到毫巔。”
“還得是季銘,必須是季銘!”
成了!
從這些遮遮掩掩的暗示裡,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季銘,又成了,至少在國內。太多的擔心,此時都不再必要。其實擔心真的有很多,雖然專案勢大,很多時候這些擔心被壓制了,但卻是廣泛存在於大家心裡。
比如前面一位博主說的。
季銘固然有成功的商業大作,但他沒有主控過商業片,他主控過的是藝術片——而一部商業片中,主控過於關注表演,往往是致命的。誰特麼關心你的微表情啊,你的哪根手指勾了勾,有什麼區別?眼神裡頭透著三分不屑,四分茫然,還有一分委屈,一分決絕,剩下一分,是釋然——啥玩意兒啊。
要是《山海》搞了這些,就太需要讓人擔心了,而以季銘的履歷,這是大有可能的——直到此刻,有這種擔心的人,才放下心來。
季銘沒有犯下大錯。
他一如既往地明白,什麼時候應該給出什麼樣的表演,而不會被影帝光環所拖累,這難能可貴。
“在這部電影裡少走幾步,遠比他演技爆炸更難,也更考驗他對不同電影的控制能力。至此,我們可以說,季銘已經是一位完全成熟的電影製作人了。”——獨眼娛樂記者評價。
其實這種時來天地皆同力的電影,很難會擔心首映禮的口碑——還沒上映,你就說壞話,是想要結仇麼?
所以依然需要等待上映後的反饋。
第二天,《山海·大荒行紀》正式全球公映!
再寫兩章番外,就徹底結束了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