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成了一條錦鯉> 番外3 《山海:大荒行紀》 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3 《山海:大荒行紀》 中 (3 / 4)

此時,微博已經迎來久違的爆炸時刻。

從季銘踏上紅毯開始,熱度九十度飆升至最頂峰,早有準備的微博直接宕機,但很快加碼恢復,然後就是一波一波衝擊潮,彷彿狂歡節一樣——這兩年來,還真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如此釋放大家的熱情,畢竟,從一開始到現在,太多的期待和胃口都積累在那裡,等待著一朝爆發。

“神仙聚會!”

“瑪德,就衝著這些臉,老子花幾十塊錢都值得啊。”

“季銘真的是越老越帥了。”

——“……越老?季銘才25啊……正是一個男人最風華正茂的時候。”

——“哈哈哈哈季銘氣死。”

——“樓主我懂你,是不是有一種季銘已經出道幾十年的錯覺?”

“季銘真是讓多少古言男主有了自己的臉啊。”

——“哈哈哈笑死,這些年無數淑芬都在喊著叫著季銘才是我心中的某某某,可惜人家一個都沒去演。”

——“別擔心,今天之後,B站剪刀手一定會發威的。”

網友如潮一般的討論內容,很快把首映禮的熱度艹到數十億上百億,其中各大現場媒體、網媒各種快訊、報導、分析、評論,聚焦紅毯造型的時尚博主,分析咖位排序的娛樂博主,湊熱鬧的數碼搞機博主分析舉著手機的粉絲們,用誰家的最多……

“這場首映禮本身已經超越它的功能,成為一場如此廣泛和深邃的現象級狂歡……壓力現在回到了季銘身上,他已經將所有人的期待和注意力帶到了極致和巔峰,只等正菜上桌。究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百川歸流鑄造屬於季銘和國產電影新的傳奇故事,還是虎頭蛇尾,在季銘輝煌的履歷上落下外強中乾的全新一筆——全看幕後之後的風景。”

首映禮的正菜,當然不是紅毯,而是面向近千名觀眾和媒體的全球首映。

戴上3D眼鏡,看向IMAX螢幕的觀眾們,發現自己的《山海》之旅,從一隻奇怪的小螞蟻開始,在一塊烏黑岩石上的綠苔蘚下面,這隻奇異紋路的兩頭螞蟻左右嗅著,走走停停,突然,一條長長的舌頭穿過濃密的蕨類植物,準確命中了它,鏡頭後拉,一隻碧青色的三眼蟾蜍,匍匐在蕨類叢中,吃掉螞蟻后,它眼珠轉了轉,往沼澤邊一跳,鏡頭再往後拉,一條骨刺遍佈全身的巨魚悄無聲息地吞掉了三眼蟾蜍,然後潛進水潭之中,水潭底下,水草瘋長,彷彿一座原始叢林——很快,叢林的平靜被一隻從天而降的赤腳攪亂,骨刺巨魚也被壓在趾縫之間,被毛髮和尖銳的指甲掩蓋住,鏡頭迅速上升後拉,一個獨腳巨人捏著一根巨木,彷彿踩過小水潭一樣,經過沼澤湖泊。

此時畫面由靜轉動,獨腳巨人快速追逐一頭猙獰豬獸,驚起始祖鳥一般的飛禽,不遠處打鼾的長尾異獸睜開一線猩紅巨眼……

蒼莽荒野,神秘恐怖。

顯然,為了表現出小大之分,季銘不惜花費近兩分鐘的開頭,而這些細膩入骨的特效鏡頭,在有心人眼裡——那都是一摞一摞的人民幣啊,甚至就是一套一套的二線城市的房子。

這才叫精工細作。

嘖。

看到這裡,其實很多人心裡已經放下擔心,只憑借這個特效水平和美學理解,《大荒紀事》就足以為國產特效,尤其是神話特效片開先河了——國產特效片有兩種趨勢,一種是仙俠遊戲化,大多尷尬的不得了,被認為還不如幾十年前徐老怪那一部《蜀山》。另一種是西方化,基於各種恐龍面貌的變異怪獸,尖牙厲爪,鱗片厚皮。

前者過於離地,完全無法獲得共鳴,後者過於考古,完全沒有東方神話的浪漫因子,而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統一,並創造出真正屬於東方神話的美學標準,是季銘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也是最耽誤時間的難題之一。

顯然,他做到了,整個團隊做到了。

《山海經》給了他們很多具體的形象要素,比如窮奇,它像虎,但長著刺蝟毛,叫聲跟狗一樣。這讓他們不必要侷限於恐龍家族,可以從全世界的動物身上去獲取要素組成——這些熟悉又不熟悉的形象,配以數百位美術專業工作人員的不斷調整嘗試出來的那種,肥而不膩,妖而不豔的設計語言。

是如此有說服力。

簡單的行紀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去探究的,只有流暢一詞可做評價——極致流暢,幾乎沒有任何尿點。逃亡、戰鬥、開啟新的旅程,大環境微環境的切換,各種紛繁而不慌亂的出場異獸,全都恰到好處,彷彿拿尺子比出來的一樣,領著所有觀眾走進這個全新的山海世界,經歷全部這些匪夷所思的異獸和環境——直到走出山海,步入大荒,遠遠處,密佈的部落石屋草棚,崖壁上刻著粗獷的圖騰石刻,那是蛇尾人身的聖人,也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鏡頭最後是一片熱火朝天的部落生活景象,以及鏡頭無限拉高之後,在滿世界的陰雲裡幾片為數不多的堂皇之地,這星點光明彷彿在說,拯救之路才剛剛開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