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最後一篇中的“神巫看相”這一段,好像與整篇不接連似的,不是講“帝王之治”的,有些跑題了。就跟中的“庖丁解牛”一樣,與整篇有些格格不入。
其實!這兩篇的風格是一樣的。看似不相干,但都是有一定地喻意的。讀懂了其中的喻意,你就不會覺得與整篇不接連了。相反!你會覺得太完美了。
關於對這兩篇的解讀,歷史上有太多人的解讀是不連貫的。他們連不起來,只能胡說八道一通。或者!東拉西扯,賣弄一番學問,最後只能證明他們讀了很多書。但又暴露了一點:他們讀再多地書,可能都是一知半解。
沒有讀懂道,他們也只能瞎扯。
前面已經講過,中的“庖丁解牛”解的不僅僅是牛,而是社會關係。當我們明白了社會關係的本質後,我們就能夠在社會中“遊刃有餘”,就能夠更好地養生。
而中的“神巫看相”這一段,講的是演戲!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場大戲的話,是一部電視劇的話?那麼!這個電視劇是在演繹一個人的一生或者是“半生”。
半生!沒有活到終老就死了。在自己的人生大戲中是一生,在別人的人生劇中只演了幾集。
當然!這是用現代語言來解讀的。在戰國時期,還沒有電視劇,只有歌舞短劇,歌妓們在君王和世襲貴族們面前跳跳舞什麼地。或者!祭祀的時候,表演一些儀式什麼地。
總之!這一段“神巫看相”的文字是在告訴我們:心態、心境不同,我們的人生也就不同,我們留給別人的印象也就不同。
說得再直白一些:我們的人生觀不同,我們的人生就與眾不同,我們行為處事的方法等各方面都與眾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地人生觀點,結果這個世界就豐富多彩了,也變得混亂了起來。
社會混亂的根源,是因為我們的人生觀混亂了,沒有統一,而且都是錯誤地。所以!社會就混亂了。
人生觀統一了也沒有用,錯誤地人生觀就算統一了,一樣是錯誤地。只是有利於某些人而已,其他人得不到好處。
比如說儒家。儒家思想主導了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社會一樣混亂。能夠保持幾十年相對穩定,就很了不起了。
一個沒有解決人生哲學的學說思想,都只能稱為“應對思想”,應對現實世事的一種方法,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庸醫思想。解決的永遠只是社會現實問題、表象問題。而不是人的根本問題,而不是哲學問題。
不解決人生哲學的問題,人類社會是永遠沒有和平可言的。和平是有,相對歷史長河來講,永遠是短暫地。幾十年的和平,在漫漫歷史長河面前,灰都沒有了。
言歸正傳。
神巫季咸會看相,列子覺得這人了不起,就想改換門庭拜人家為師。不過!列子是個老實人,就把這件事跟老師壺子講了。壺子就說了列子一頓,然後讓列子帶這個人過來給他看相,讓列子見識一下師父的本事。
列子就把神巫季咸帶來了,給老師看相,也想見識一下,比較一下,到底誰的本事大。
神巫季咸一共給列子的老師壺子看了四次相,最後一次落荒而逃。覺得遇上高人了,不敢再賣弄。或者!覺得自己被人耍了,沒臉見人。
神巫季咸第一次給壺子看相,壺子示給他的是“地文”。地文,冬天的大地之象,大地上蕭條一片,毫無生機。說直接一些就是“死人之相”。
壺子裝成一個快要死的人的樣子,讓神巫季咸給他看相。結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還一本正經地給人家施法,然後收錢走人。
神巫季咸第二次給壺子看相,壺子示給他的是“天壤之相”。天壤之相是什麼相呢?就是天地萌動之相,春天來了,大地復甦,萬物萌動的那種跡象。
這麼說太深奧了,說直白一些,壺子裝出一個大病初癒的人的樣子。
結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還一本正經地給人家施法,然後收錢走人。
他還向列子吹牛,說:“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意思是!你的老師要不是遇見我,那他就死定了。
神巫季咸第三次給壺子看相,壺子示給他的是“太沖之相”。太沖之相是什麼相?說直白一些,就是一會兒裝成病情加重快要死了的樣子,一會兒又裝成病情好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