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73章 莊子的應帝王並非無為而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章 莊子的應帝王並非無為而治 (1 / 3)

正如前面所述,莊子內篇最後一篇《應帝王》果然是寫“帝王之治”的。

不過!並不僅僅講帝王之治,還講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與人民自治兩個部分綜合起來,就成為“天下之治”了。這也是莊子這篇《應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國呢?

應該說!道家認為帝王如何治國呢?

看了好多解讀的文章,大多數解讀者的結果是:無為而治。

其實並不然!道家或者說莊子並不僅僅是講無為而治的。認為無為而治,是因為解讀者沒有讀懂道家的道、莊子的道。一知半解,知表不知裡。

無為而治只是解讀者根據文字的表述而認為的,卻並沒有讀懂表述文字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

正如《應帝王》篇裡列子的師父說列子的那樣:“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我教你了,可你並沒有聽懂。就跟“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一樣。有雌無雄,我(雌)教你再多你(無雄)卻沒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無用的,哪裡有“卵”焉!

還是那句話,沒有讀懂道家的道、莊子的道,你就無法讀懂老莊。

在《應帝王》篇裡,莊子還是迴圈漸進地講的,一步一步來講的。可能還是考慮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見太深的人,才這樣不厭其煩,重複地講。

在《應帝王》篇的第一個故事裡,莊子就舉了兩個事例,方便我們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兩人都是古代帝王,為什麼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這個解讀在前面已經解讀過多少次了。但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莊子還是重複再講一遍。

為什麼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為!兩人的境界不同,一個是站在人與社會這個範疇、高度上來看待、處理人間世事的。雖然也能夠把社會治理得很好,可畢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不能徹底根治。

要想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就必須根治,就必須找到人類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

如何根治呢?

那就要採取伏羲氏的方法,站在道的高度上來治理社會。

舜是站在人與社會這個範疇、高度上的,而伏羲氏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的,兩者境界差距大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