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張儀的講述,莊子不住地點頭。八一中文網 ≠=≈.≈8=1≠Z≠這個張儀,果然不簡單,他與公孫衍簡直判若兩人。怪不得公孫衍鬥不過他,敗走秦國,後來又敗在張儀的手下。
原因就在這裡:張儀想到的是天下蒼生,是百姓,不僅僅是君王的江山。而公孫衍!想到的只是如果展現他的才能。
當然!莊子知道!張儀是一個善變的人,他也許害怕自己殺他,而故意這麼說的。
張儀的善變就在這裡,他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投其所好,專門說你愛聽的。當正反兩方面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他會遊走在兩者之間,圓滑地矇混過關。
這就是張儀。
當然!張儀並非牆頭上面的草,風吹兩邊倒。不是!他是有主見和立場的。他的圓滑是在不影響他的立場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顯露出來的。當面臨決策的時候,他的立場就明確了出來,他也就“六親不認”了。
當他的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人性的本能——“怕死”的本能就出現了。因此!他就醜態百出。
比如說當年在楚國被“偷玉事件”拷打的時候,他就很丟人。為了活命,他只得忍耐著“小偷”的罵名,被人當面指頭鼻子罵、背後指著脊樑罵。
“那?天下一統後,人類將走什麼路線呢?”莊子問。
“走秦國商鞅路線!”張儀肯定地答道。
“走?”莊子很是驚訝,張儀會說這樣地話?他已經不是秦國的外相了,已經被秦武王趕走了,他還說“走秦國商鞅路線”。可見!張儀看待天下形勢的眼光是正確地、是遠大地!並不受個人恩怨所影響,並沒有說違心話。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商鞅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對的,都是符合人心的!”
張儀進一步解釋道:“秦國不僅在本國國土上實行變法,繼續推行變法,在新佔領的土地上,一樣推廣商鞅的政策。結果!一樣是成功的!社會要法制,而不是禮制!更不是世襲制……”
說完自己的見解,張儀才想起來?怎麼是我說了?我?我不是想聽“先生”的嗎?我不是想考“先生”的嗎?
我?
看來我還是嫩了些,反過來著了莊子的道,被他給“考”了。
“那先生您的意思呢?這個世道?當如何治理啊?”張儀說完,趕緊問道。
莊子笑道:“道家治心!起來吧!張子!”
在莊子的一再提示下,張儀站了起來,坐到莊子對面的席位上。
莊子也就沒有再廢話,開講了!
“不管社會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還是盛世用儒,都只是治表!而不是治本!要想根治,就得治心!人心亂了,世道就亂。無論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還是盛世用儒,都不過是為了一個‘生’字,都是為君王、子民的生存而服務的!生是根本。一個人死了,他的一切努力對他就失去了意義……”
莊子的意思就是:無論你是亂世用兵,還是治世用法,都是為了生存。亂世用兵是了生存而戰,一切不是為自己的生存而戰的戰爭,都是沒有意義的,都只是當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