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514章 莊子論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4章 莊子論國 (1 / 2)

孟軻認為,國家來源已久,國家的存在是歷史的必然。所以!管理國家必須站在國家的角度和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個體的人的角度和立場上。

正是因為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成,一盤散沙,才需要教化,才需要集中、統一教化。只有集中、統一進行教化,才能有效果。

正是因為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成,一盤散沙,才需要律法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才需要禮數的約束。教化子民,讓其彬彬有禮,拋棄野蠻,走向文明。

所以!站在國家的高度和立場上,來教化子民,提高全民素質,才是必須地,科學地。

所以!認為莊子的言論是錯誤地,是荒謬地。

莊子認為,儒家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國為民。可儒家的理論立足點是錯誤地,儒家不應該站在國家的高度上,不應該站在智者的高度上。

國家的存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一點不假,我們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把國家化整為零,把國家分化掉。道家也不是無\/政\/府\/主\/義,也不是不願意服從國家的統一管理。

道家認為,國家的存在是歷史的必然,誰也無法阻止歷史前進的車輪。但是!國家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所以!治理國家必須從個體的人著手。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先治理好人心。

莊子認為,治理國家必須站在個體的人的角度、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上。因為!國家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先有個體的人,然後!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才形成國家。

只有讓人先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思、人為什麼而活著,等等。然後!才能跟一個個個體的人談國家的存在和國家的重要性。

什麼是國家?

莊子認為!國家為了保護子民能更好地生存而存在地。

目前的國家,是一個個諸侯君王的。諸侯君王只有保障自己的屬下子民生存、安全,很好地生活,屬下子民多,國力強大,他們才能享受應有的榮華富貴。國家貧困,人民的生活沒有保障,君王的榮華富貴也就過到頭了,這個諸侯國就將走向衰退、滅亡。

國家的存在是歷史的必然不假,但是!當一個國家無法保障自己的子民生存、更好地生活時,這個國家就名存實亡了,國家機構就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了。

而往往這個時候,國家成為了束縛子民最大地障礙。而往往這個時候,國家機構最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跟現在的大周朝一樣,大周朝雖然還存在,可已經被諸侯割據了。大周天子雖然還存在,卻已經沒有了天子的尊嚴。

一個國家也一樣,當它成為束縛廣大子民的枷鎖的時候,就到了砸碎這個枷鎖,重建國家的時候。

既然國家是基於人而衍生出來的歷史產物,是歷史的必然。國家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子民生存而存在的一個東東,所以!它小於人。因為!國家是因人而衍生、而存在的。

所以!管理國家應該站在人的角度、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上。

儒家認為應該站在管理國家的角度、立場上,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立場上來管理國家,那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當一個國家不能保障子民生存、不能保障子民更好地生活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子民就可以拋棄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子民就可以重新組建新的國家機構,選擇新的管理者。

莊子認為,儒家的理論錯誤就在於:它利用國家權力來教化子民、來約束子民,來制定各種律法和禮數強加於子民。國家小於子民,所以!國家不能約束子民。

國家只能引導子民、教化子民,而不是強迫別人接受,更不能違背就懲罰。因為!子民不守律法是因為他們的生存受到威脅,出現了生存危機,是因為國家不能保障他們生存他們才違背律法的。

莊子認為,基於國家的來源,國家是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而衍生出來的產物,應該是這個國家的子民共同制定出來的行為準則,也就是律法,用來相互約束。而不是國家管理者利用律法來約束子民。管理者只有監督管理的權力,而沒有凌駕於律法之上、人民之上的權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