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122章 稷下學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稷下學宮 (1 / 2)

公元前360年,趙國與韓國聯合出兵攻打齊國,接連攻下齊國多座城池後,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到了公元前359年初夏,經過幾個月的僵持,雙方軍耗相當大,誰也堅持不下去了。

趙國與韓國都特別擔心,幾萬兵力駐紮在齊國境內,不僅國力消耗太大,與其他各國的邊境兵力也空虛了。如果這個時候齊國說服了周邊各國,就可以趁機入侵。齊國方面,也盼著這場戰爭早點結束。最後!在雙方外交謀士的遊說下,齊國以割地的方式,平息了這場戰爭。

這場由道家護法士與墨家劍士遊說而成的對齊國的戰爭,就此結束。

齊國國君齊桓公得知事情原委後,很是生了墨家與禽滑釐一頓氣。對於道家的楊朱,他也是恨之入骨。如果沒有楊朱,田並組建的獵豹隊也不會滅亡。墨家也將被齊國控制,為齊國利用,齊國稱霸天下,指日可待。

沒有了戰事,齊桓公又在重新規劃,與群臣們商量振作齊國之策。齊桓公雖然是一個殺兄奪位的禽獸,可他對於管理國家方面,還是很明智的。

“宋國!哈哈哈!……”

這天!朝堂之上,聽完謀臣們的諫言,齊桓公大笑不止!

“好一個傻/逼宋國!宋國不滅,天地不容!幾萬才子去了他們宋國,他們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留下!什麼!他們還盼著天下才子們早點離開?啊哈哈!啊哈哈!……”

“大王的意思?”一個會察言觀色、揣摩心思的謀臣急忙上前一步,欲言又止。

在那個時期,齊桓公還沒有稱王,對外稱“公”。不過!那些喜歡逢迎的臣子們,在朝堂之上都稱之為大王。但在外交的時候,是絕對不敢稱王的。特別是在與別國遞交國書的時候,或者向大周天子遞交什麼例外公文的時候。在戰國時期,很多諸侯都在背後自稱為王。家裡一套,外面一套。

“猜猜?本王是什麼意思啊?”齊桓公笑道。

“大王的意思是?”那個喜歡逢迎的謀臣眉頭一皺,裝出一副尋思的樣子。然後說道:“大王的意思是?我們齊國也要招攬天下人才,吸引人才?宋國有一個禽滑釐,有一個墨家,天下墨家弟子都去往那裡,那裡成了天下人才的聚散地!後來來了楊朱,更是吸引了無數天才去拜訪。大王的意思?是不是?”

“說!”齊桓公的臉色變了變。心想:你別跟我提楊朱!我想千刀萬剮了他!我是更不會把楊朱請來齊國的!

“如今!禽滑釐與楊朱兩人已經歸隱!大王的意思是?”那個謀臣說著,抬頭偷偷地看了一下齊桓公的表情變化。

“說!”齊桓公命令道。

“我們齊國在都城開辦一個大講堂!邀請天下名士、才子來這裡講學。他們可以在學堂裡暢所欲言,言者無罪!我們還給他們酬金,保他們安全。我們呢!派人去聽取他們的言論,選擇最好地治國之策!群策群力,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好!本王正是這個意思!”

聽了這個逢迎謀臣的話後,齊桓公更是滿意。

其實!這哪裡是他想的?他只是覺得宋國君王太沒有用了,來了那麼多人才都不知道利用。可他並沒有想到如何去招攬人才、吸引人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