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是他!今天就看你的!你能駁倒他的‘一毛不拔’理論,你就是天下第一人!告訴你!自從楊朱提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理論後,就沒有人能夠駁倒他……”
“墨家差點就毀在了他禽滑釐的手上!還好!他即時清醒了!與道家化干戈為玉帛和好了!這也是他的功德。不然!他就是歷史的罪人!”
“你以為啊?他禽滑釐歷史會有好的評價?晚節不保!”
“也是!本來!墨家是天下第一大學說幫派,結果,卻毀在了他的手上。現在的墨家,四崩五裂了!”
“你們在說誰啊?你們以為楊朱的歷史命運會好嗎?楊朱也一樣!那些研究黃老的人,認為楊朱是一錯再錯,將道家引向了一個極端!本來!道家是講究無為而治的!結果!在楊朱時期,他把道家理解為有為,理解為積極應世!……”
“錯!錯!錯!楊朱並不是理解為積極應世!楊朱他理解為!理解為!理解為……”
“理解為什麼啊?”有人見他說不出來,起鬨道。
“他理解為要麼徹底地無為!要麼!就徹底地有為!”
“什麼叫‘徹底地無為’,又什麼叫‘徹底地有為’呢?”一個混在人群中的便衣道家護法聽不下去了,質問道。
“我也說不清楚!我對道家不感興趣,我是來聽墨家禽滑釐講解墨家學說的!我認為!墨家學說才是人間正統!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一技之長……”
楊朱與禽滑釐走後,身後傳來議論聲一片。
其中有不少人,對墨家與道家都不是瞭解,完全是道聽途說。當聽到別人在議論,他們不甘落後,所以!就胡說了起來。
講壇設在原墨家分壇場地的外面,一塊寬闊、三面環形的山坡處上。講臺搭建在平地上,搭建得很高,有兩三丈高。講臺上面的面積不大,只有方圓丈餘。上面沒有座位,演講者必須站在齊腰高的圍攔邊,朝著下面的人進行演講。
講臺的下面,左右加正面,是一排排座位,跟現代的體育館座位一樣,一排比一排高。
講壇是建立在一處三面環形的山坡地帶。
山坡上面,是一面平坦地帶。那些沒有佔到座位的人,只能站在那裡了。那些先來的人,都早早地搶了座位。
由於講臺搭建得很高,有兩三丈高,正好與山坡的上面平等。所以!山坡上面站著的人,雖然距離講臺比較遠,可也能聽清講臺上演講者的講話。也就相當於一個人站在高處,對著下面看著他的人講話一樣。
楊朱與禽滑釐兩人同時登上了講臺,朝著下面的人打著招呼。
莊周也跟在後面,上了講臺。按照師父楊朱的意思,是讓他注意觀察下面的動靜,防止有人對師父放暗箭。
講臺上,有五個墨家劍士手持盾牌,隱藏在角落裡,保護演講者的安全。
這處講臺,是按照墨家的機關技術設計的。一旦遇上危險,就可以在四周升降起一道防禦牆。
臺下的人看見楊朱與禽滑釐同時出現在講臺上,一片歡呼!